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项目教程 教学课件 作者 朱明松 王翔模块四课题三.ppt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项目教程 教学课件 作者 朱明松 王翔模块四课题三.ppt

ID:50140371

大小:484.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3-09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项目教程 教学课件 作者 朱明松 王翔模块四课题三.ppt_第1页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项目教程 教学课件 作者 朱明松 王翔模块四课题三.ppt_第2页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项目教程 教学课件 作者 朱明松 王翔模块四课题三.ppt_第3页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项目教程 教学课件 作者 朱明松 王翔模块四课题三.ppt_第4页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项目教程 教学课件 作者 朱明松 王翔模块四课题三.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项目教程 教学课件 作者 朱明松 王翔模块四课题三.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回参考点指令和回固定点指令;②掌握平面内轮廓加工进给路线的制定方法;③掌握平面内轮廓加工刀具及合理切削用量的选择。2.技能目标①会用CAD软件查找基点坐标;②掌握平面内轮廓加工方法;③掌握平面内轮廓尺寸控制方法。课题3平面内轮廓加工[知识学习]一、编程指令1.回参考点指令(1)指令功能参考点是机床上的一个固定点,用该指令可以使刀具非常方便地移动到该位置。(2)指令格式见表4-3-1。法那克系统西门子系统G28IP_;IP是指定中间点位置的指令例:N1G28X40Y0;中间点(X40,Y0)N2G

2、28Y60;中间点(X40,Y60)G74;占独立程序段例:N20G74;回机床参考点(3)指令使用说明用G28(G74)指令回参考点的各轴速度贮存在机床数据中(快速)。使用回参考点指令前,为安全起见应取消刀具半径补偿和长度补偿。法那克系统与西门子系统回参考点指令不同,法那克系统须指定中间点坐标,刀具经中间点回到参考点;西门子系统不需跟X、Y、Z值,直接回机床参考点。返回参考点指令为程序段有效指令。西门子系统回参考点程序写成:G74X30Y10;程序段后X、Y下编程数值不识别。2.返回固定点指令(1)功能指刀具自动返回到机床

3、上某一指定的固定点,如换刀点。(2)指令格式见表4-3-2。表4-3-2法那克系统与西门子系统回固定点指令格式法那克系统西门子系统G29IP_;IP是指从参考点返回目标点的指令例:N2G28X40Y60;目标点(X40,Y60)G75;占独立程序段,固定点的位置固定的存贮在机床数据中例:N40G75;回固定点(3)指令使用说明法那克系统与西门子系统指令、含义各不相同。返回固定点指令为程序段有效指令。返回固定点指令之后的程序段中原先的G0、G1、G2、G3…将再次生效。西门子系统回固定点程序写成:G75X30Y10;程序段后X

4、、Y下编程数值不识别。二、加工工艺分析1.工、量、刃具选择(1)工具选择:工件采用平口钳装夹,试切法对刀,其它工具见表4-3-3。(2)量具选择:轮廓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深度尺寸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表面质量用粗糙度样板检测,另用百分表校正平口钳及工件上表面,具体规格、参数见表4-3-3。(3)刃具选择:铣内轮廓刀具半径必须小于内轮廓最小圆弧半径,否则将无法加工出内轮廓圆弧。本课题内轮廓最小圆弧轮廓半径为R6,故所选铣刀直径不得大于Ø12,此处选用直径为Ø10铣刀。粗加工用键槽铣刀铣削,精加工用能垂直下刀的立铣刀或用键槽铣刀替

5、代。加工材料为硬铝,铣刀材料用普通高速钢即可表4-3-3工、量、刃具清单工、量、刃具清单图号SKX4-3-1种类序号名称规格精度单位数量工具1平口钳QH135个12扳手把13平行垫铁副14塑胶榔头个1量具1游标卡尺0~150mm0.02把12深度游标卡尺0~200mm0.02把13百分表及表座0~10mm0.01个14粗糙度样板N0~N112级副1刃具1键槽铣刀Ø10个12立铣刀Ø10个12.加工工艺方案(1)加工工艺路线1)切入、切出方式选择铣削封闭内轮廓表面时,刀具无法沿轮廓线的延长线方向切入、切出。只有沿法线方向切入、

6、切出或圆弧切入、切出。本课题选择法线方向切入和切出,此种情况切入、切出点应选在零件轮廓两几何要素的交点上,而且进给过程中要避免停顿。2)铣削方向的确定铣刀沿内轮廓逆时针方向铣削时,铣刀旋转方向与工件进给运动方向一致为顺铣,如图4-3-3所示。铣刀沿内轮廓顺时针方向铣削时,铣刀旋转方向与工件进给运动方向相反为逆铣,如图4-3-4所示。一般尽可能采用顺铣,即在铣内轮廓时采用沿内轮廓逆时针的铣削方向为好。图4-3-3图4-3-43)进给路线内轮廓的进给路线有行切、环切和综合切削三种切削方法,图4-3-5为行切法;图4-3-6为环切

7、法;综合切削法是先行切后环切。行切与环切进给路线都能切净内轮廓中的全部面积,不留死角,不伤轮廓,同时能尽量减少重复进给的搭接量。不同点是行切法的进给路线比环切法短,但行切法在每两次进给的起点与终点间留下残留图4-3-5图4-3-6面积,而达不到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用环切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要好于行切法,但环切法需要逐次向外扩展轮廓线,刀位点计算复杂、刀具路径长。加工中可结合行切、环切的优点,采用综合切削法;先用行切法去除中间部分余量,最后用环切法加工内轮廓表面,既可缩短进刀路线,又能获得较好的表面质量。本课题由于内轮廓余量不多

8、,选择环切法并由里向外加工,加工中行距取刀具直径的50~90%左右,加工路线见图4-3-6。刀具由1→2→3→4→5→6→3→7→8→9→10→7→1的顺序按环切方式进行加工,刀具从点3运行至点7时建立刀具半径补偿,加工结束时刀具从点7运行至点1过程中取消刀具半径补偿。(2)合理切削用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