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041796
大小:50.14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02
《2013广东高考语文作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广东高考语文作文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简要评析】慈善之举,古已有之,但现代性的慈善理念在中国才刚刚
2、开始启蒙,真正的慈善事业还处于举步维艰的阶段。君不见,中国慈善第一人陈光标“高调慈善”的举动,就经常成为公众议论的话题。所以这个题目,提倡正能量,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可惜的是,材料把本让考生自己去探讨的话题,直接设置成了三个选择性的答案:感激,并接受捐助;接受捐助,但要偿还;感谢,但拒绝。如此一来,若写记叙类文章,就可选任择其一来编故事,写人物,想场景;而写议论类的文章,看来只有“小心求证”而失去了“大胆假设”的机会了——虽然选择的角度多,但并不代表独立思考的机会也多——这不太像咱们广东命题人的做法
3、。【审题指导】今年高考作文命题方式与2012年一样,是“由材料引出写作范围”型,即新材料作文。这是今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规定的三种命题方式之一,在备考过程中,广东考生对这种命题应该是进行过重点训练,是比较熟悉的。材料以“富翁捐助三个贫困家庭”为主要内容,有时代气息,也有生活气息。材料语言平实,叙述简明;内容上只有事实,没有观点句,需要考生自己归纳引申。慈善捐助,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本则作文材料,与社会现实有较大的关联,考生应该不会感到陌生,联系今年发生的一些事情,尤其是雅安地震之后
4、在救灾过程中的一些人和事,能引发考生的深入思考。由此联想开去,对如何行善捐助与怎样审视、对待别人的关爱帮助这一近年来的社会热点问题,每个考生应该都能联系相关生活体验,从捐助与受助等各方面找到切合自己立意的角度进行述说,以表达自己对关注社会、直面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每个考生应该都有事可写、有意可发、有情可抒,可以叙事、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适合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考生写作。与去年相比,今年题目的文字量由285字(材料语190字)减为211字(材料语131字),审题难度降低,一般不至于离题,但也可以体现
5、出区分度。平时关注社会、关注现实,有一定的思想认识水平,有较强写作能力的考生,可以写出好文章,符合高考选拔性考试的要求。考生在审题立意时,既可以对整个故事发表见解,进行评论;也可以从不同人物的角度进行思考。既可以选择捐助者或受助者中的任一人物进行立意,也可以选取捐助者与受助者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进行对比分析。考生可以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展开联想,选取适合自己的文体,写出精彩文章。立意举例:(1)从捐助者的角度:可以赞扬他的行善之举,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以说一个人在自己富起来后,具有同情
6、心,乐于助人,或者任何一个人(团体),应该积极回报社会;三个家庭对捐助的不同反应,既有对其行为的肯定,也有对他的提醒,可以谈帮助别人也要注意方式和加强沟通,以体现捐助本意,等等。(2)从受助者的角度:(之一)第一家心存感激并接受捐助,在困难的时候学会接受帮助和利用外部条件发展自己,这是一种成熟的、理性的处事态度。可以谈对别人的信任及感激之情;(之二)第二家以等人偿还的方式来接受捐助,从中隐约可见出苏轼“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修身准则,这是一种立身处世要严守本分、不贪便宜、知恩图报的人生态度,
7、也可以是多数人会作出的选择。可以说经过思考辨别之后,再考虑取舍;(之三)第三家认为捐助含有施舍的性质,因此明确拒绝,虽然故事本身看不出捐助者本身有这方面的主观意图,但这一家人害怕遭受非议,毕竟“不食嗟来之食”自古就当作施舍。人要有尊严,人穷志不短,困难的时候要自食其力。可以说虽然贫困,但不食嗟来之食,有骨气,也可以谈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进而分析原因及危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3)从综合的角度:综合思考有关慈善的问题,其中每个角度又可以引出别的小角度,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角度。新材料作
8、文是未来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建议考生平时多进行这一类作文题的训练,重点是如何审题,学会分析材料。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多积累素材:亲情友情、美丽风物、感人场景、生活热点、品位文化、价值取向、道德情操、人生观念、思想方法、前沿科技等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