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997663
大小:1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3
《一节课的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堂数学课反思教材问题:现有两根木条a和b,a长10cm,b长3cm,如果再找一根木条c,用这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板,那么对木条c的长度有什么要求?探究:用三根长度分别为14cm,9cm,6cm的木条分别试试,其中哪根木条跟a和b一起钉成三角形木框?学生做法:1.列出的不等式10+3>x和10-3<x。列出这样的不等式的同学,是直接运用了数量关系"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中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列出不等式x<10+3和x>10-3,根据不等式的对称性由不等式10+3>x和10-3<x转化而来。3.列出x+3>10,10+3>x,x+10
2、>3中的两个或三个。他们列不等式的依据是"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根据经验,在三条线段中只要看较短的两条线段的和是否大于最长边,就可以判断这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可以看出,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差异思维品质的不同,其解题的方法也不相同。一、暴露思维过程,发展学生思维。暴露思维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必须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教师要经常把自己置于困境中,然后再现从中走出来的过程,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思维过程。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尝试、探索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通过多维的交流,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
3、方法。二、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思维。数学教学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只有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按照思维过程的规律进行思维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教学应从较好的知识结构出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上,依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迁移条件,引导学生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连接点,抓住知识的生长点,抓住逻辑推理的新起点。三、激发求知欲望,发展学生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可感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在唤起学生数学思维情趣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地调控,有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欲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探究数学知识,
4、数学问题的兴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