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翅绢野螟信息化学物质研究.pdf

绿翅绢野螟信息化学物质研究.pdf

ID:49986668

大小:2.72 MB

页数:78页

时间:2020-03-03

绿翅绢野螟信息化学物质研究.pdf_第1页
绿翅绢野螟信息化学物质研究.pdf_第2页
绿翅绢野螟信息化学物质研究.pdf_第3页
绿翅绢野螟信息化学物质研究.pdf_第4页
绿翅绢野螟信息化学物质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绿翅绢野螟信息化学物质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10564学号:2013203102分类号:S482.39密级:硕士学位论文绿翅绢野螟信息化学物质研究刘志韬指导教师:温秀军教授学院名称: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专业名称:森林保护答辩委员会主席:王常禄副教授中国·广州2016年6月1华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

2、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提交同意书本学位论文符合国家和华南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相关规定,达到学位授予要求,同意提交。导师签名:日期:学科带头人签名:日期:2摘要利用昆虫化学信息物质防控害虫具有简便、高效、目标性强、生态安全的特点,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害虫防治措施,这一技术对实现农林害虫无公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绿翅绢野螟、绢野螟绒茧蜂、糖胶树三级营养层系统为对象,利用气相色谱仪(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触角电位仪(EAG)、气相色谱-

3、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结合室内行为反应和田间诱捕试验等技术与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化学信息物质在绿翅绢野螟、绢野螟绒茧蜂和糖胶树三者种内、种间关系中的作用、主要活性化合物及其化学结构,旨在寻找合适的绿翅绢野螟性引诱剂、植物源引诱剂、天敌引诱剂,并为利用昆虫化学行为调控,实现绿色防控害虫提供试验依据和理论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绿翅绢野螟成虫生物学绿翅绢野螟DiaphaniaangustalisSnellen,是糖胶树Alstoniascholaris的主要食叶害虫,近年来,在中国南方已数

4、次大发生。本文通过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羽化、求偶和交尾等行为进行了观察。在温度25±1℃,光暗周期L:D=14:10,相对湿度RH=75%~80%的条件下,绿翅绢野螟成虫羽化率可达到85.4%;日羽化高峰期主要集中在22:00-01:00,占其总羽化量的80.7%;羽化后第2天达到性成熟,具有较高的求偶活性,3日龄后又开始下降,而绿翅绢野螟性信息素的分泌也同样以2-3日龄居多,而后随着日龄增加而下降,绿翅绢野螟交配高峰期也主要集中2-3日龄,但随着成虫日龄增加,交配时间延长,较高日龄的成虫交配率降低。2.

5、绿翅绢野螟性信息素采用GC-EAD和GC-MS分析方法,从绿翅绢野螟雌蛾性腺粗提物中,鉴定出两种绿翅绢野螟性信息素活性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分别与标准品E10E12-16:Ald和E10E12-16:OH具有相同的保留时间以及特征离子碎片,因此推测这两种活性组分分别是E10E12-16:Ald和E10E12-16:OH。实验室触角电位测定表明,当E10E12-16:Ald与E10E12-16:OH的比例为9:1时,雄成虫的触角产生的电位反应最大,显著高于其他比例的混合物。室内风洞试验也表现出了同样的结果

6、。但是只用E10E12-16:Ald与E10E12-16:OH中的一种则不能引诱到雄成虫。在野外诱捕试验中,E10E12-16:Ald:E10E12-16:OH=9:1的诱芯所引诱到的雄成虫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比例,表明,E10E12-16:Ald:E10E12-16:OH=9:1可能会是一个合适的性引诱剂配比。43糖胶树挥发性气味糖胶树Alstoniascholaris又称灯台树、盆架子,因其树形雄伟,端正优美,生长迅速,抗空气污染力强,不仅是园林、行道的优良绿化观赏树种,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糖胶树嫩

7、叶挥发物组分含有萜烯类、醛类、烷烃类、酰胺类、酯类和酚类等25种化合物物质。其中萜烯类4种,占总含量的16%;酯类3种,占总含量的12%;酚类2种,占总含量的8%;烷烃类9种,占总含量的36%,以及少量其他种类物质。其中,(1R)-(+)-α蒎烯(5.219min)、柠檬烯(7.989min)、长叶烯(17.166min)和2-丁基-1-辛醇(22.664min)四种物质能使绿翅绢野螟已交尾雌蛾产生触角电位反应。因此,这三种化合物可能是绿翅绢野螟植物源引诱剂的活性组分。4绢野螟绒茧蜂绢野螟绒茧蜂Apa

8、ntelesstantoni(Ashmed)是绿翅绢野螟主要寄生性天敌。通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技术对绿翅绢野螟幼虫体表挥发物、绿翅绢野螟幼虫虫粪挥发物以及受害叶片挥发物进行分析,在绿翅绢野螟虫粪挥发物中,发现16种化合物,主要是蒎烯类、烷烃类物质;绿翅绢野螟幼虫体表挥发物中,含有26种化合物,主要是蒎烯类、酰胺类化合物;糖胶树虫害叶挥发物中,含有22种化合物,主要是酰胺类、酯类化合物。绢野螟绒茧蜂对于幼虫体表挥发物触角电位反应最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