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doc

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doc

ID:49961267

大小:1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3

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doc_第1页
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课程正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迈出了可喜的步伐。然而,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问题一:把自主学习自流化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开口讲,很忌讳“讲”,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于是,不少教师把“少讲”或“不讲”成为平时教学的原则。本来一讲就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自主”,玩“捉迷藏”。认为这样

2、避了“灌输”、“填鸭”之嫌。于是,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师还提出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如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如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学习伙伴由自己挑,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等。余文森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而是变成了放任自流。    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应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

3、: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铺路架桥;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问题二:把合作学习形式化    走进中小学课堂,合作学习似乎成为一种时尚,但调查发现,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较多。在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合作,且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过一会儿用一次。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讨论时间给得不够,刚刚分好组,没说几句,就被教师止住安排下一项内容了,合作学习显得匆忙、零乱。还有的将合作学习理解为小组

4、学习。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不一定每节课都要搞合作学习,也并非所有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合作学习才能完成。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否提供合作的契机,是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讨论将变成一种形式。      问题三:把探究性学习泛化    本次课程改革大力提倡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开展多样

5、化的探究性学习。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用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有些内容就不适合采用,如语文课的背景、作者简介,物理课的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定律等,完全没有必要让学生作无谓的探索、验证,对这类成果知识,用接受学习,几分钟就可以了解、掌握,还有必要去验证吗?接受学习,教师讲、学生记,效率很高。可见有些知识就适宜用接受性学习方式,它能简化学习过程,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说,设计的很好的接受学习同样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每一种方式都有其优点、也有其局限性。应该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出发,从减轻

6、学生的学习负担出发,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选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将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交替应用,在接受中有探究,在探究中有接受,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将探究泛化,只能降低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观念的先进与落后的试金石是效益,而非“探究”。    问题四: 教学过于追求手段现代化    在教学中,教师过于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课堂可谓是课件的大展示,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成为了教室内的饰物,黑板干脆成了“空白板”。纵观这些课件却发现:有的课件不过只起到小黑板的作用;有的课堂干脆成了“放电

7、影”,教师成了放映员,鼠标点点,小棒指指,学生成了地地道道的观众;有的教师把课件做得五彩缤纷,以为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果适得其反,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忘记了听课,忽略了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有的教师为了展示精心制作的课件放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有的课件因制作粗糙,链接不好,弄得教者手忙脚乱,反倒被动。    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确实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信息工具,但在本质上它只是一种认知辅助手段和工具,必须为教育教学服务,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那种完全用课件的演示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学

8、生的活动、甚至完全取代我们的传统教具,用事先设计好的课件引领动态的课堂,阻碍学生思维发展的做法甚为不妥。    总之,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发展、成熟都要经过一次次的痛苦和历练,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