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动机--分化动机.ppt

情绪的动机--分化动机.ppt

ID:49949763

大小:68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05

情绪的动机--分化动机.ppt_第1页
情绪的动机--分化动机.ppt_第2页
情绪的动机--分化动机.ppt_第3页
情绪的动机--分化动机.ppt_第4页
情绪的动机--分化动机.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情绪的动机--分化动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组成员:李思华邹倩瑜杨玉媛林燕珊范楚侨邱晶晶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的提出------该理论萌生于60年代,至今已成为很有影响的情绪理论之一。弗洛伊德、利珀、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等情绪心理学家主张情绪具有动机的性质,其中以汤姆金斯和伊扎德为代表,建立了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伊扎德的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是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结构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与功能。理论的主要思想在对情绪性质的阐述上,动机-分化理论既说明了情绪的产生根源,又说明了情绪的功能,为情绪在心理现象中确立了相对独立的地位。理论的提出为我们解决了情绪与人格系统的关

2、系,情绪产生的生理变化,情绪的激活与调节以及情绪与认知的关系等问题。伊扎德提出,情绪是一种基本的动机系统,他从整个人格系统出发建立了情绪-动机体系。伊扎德提出人格具有6个子系统:内稳态、内驱力、情绪、知觉、认知、动作。人格子系统组合成4种类型的动机结构:内驱力、情绪、情绪-认知相互作用、情绪-认知结构。在这庞大的动机系统中,情绪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无论是与内驱力相联系的情绪,或是同知觉、认知相联系的情绪,抑或是蕴含在人格结构中的情绪特质,都起重要的动机作用。情绪与人格系统情绪情感的生理机制非常复杂,现在神经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化学的研究表明,情绪情感不是某一中枢的专

3、门机制。而是脑及整个神经系统多级水平的机能,其中大脑皮层是情绪的最高调节器官,它控制并调节皮下中枢的协同活动,实现着丰富多采的情绪活动。伊扎德认为,情绪活动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例如:下丘脑。下丘脑是植物性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皮层下中枢,也是控制有机体各种生理需要并调节内脏器官活动的皮下中枢。它在情绪性和动机性的行为中起重要作用。背部下丘脑对产生怒的整合模式是关节键部位。如果这一部位损伤,病人只能表现出一些片断的怒反应,而不能表现协调的怒模式。情绪系统及功能网状激活系统与许多原始情绪活动有关。据临床观察发现,给忧虑不安,具有攻击行为的病人作切除边缘叶扣带回前部的手

4、术后,病人失去恐惧的情绪,社交活动变得冷漠无情。大脑皮层是情绪情感的最高控制调节中枢,它对通过认知评价而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以及情绪行为有重要控制调节作用,在各类情绪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临床观察到,大脑皮层机能失调的儿童,会无根据的产生怕孤独,怕黑暗,怕雷雨的情绪。精神病患者的反常情绪也是与大脑皮层的病有关。总之,周围神经系统影响情绪的反应;中枢影响情绪体验。下丘脑是产生怒模式的关键部位,边缘系统与愉快,痛苦,愤怒,惧怕等强烈情绪有关;网状结构是使有机体产生情绪活跃,情绪色彩和情绪反应的必要条件。中枢部位越高,其调节功能越显著,大脑是情绪的最高调器官。伊扎德提出了四个

5、基本过程:生物遗传---神经内分泌激活过程、感觉反馈激活过程、情感激活过程和认知激活过程。他认为生物遗传---神经内分泌激活过程不仅可以直接激活情感体验,而且可以影响其他三个情绪激活过程。举例孕妇产后期荷尔蒙水平迅速降低和抑郁症状出现有关。怀孕期间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逐渐增高到峰值,增长了10倍。分娩后的3~5天内其水平逐渐降至基础水平。研究显示,孕激素下降幅度越大,产后抑郁的可能性越大。产后妇女情感处于脆弱阶段,特别是产后1周情绪变化更为明显,心理处于严重不稳定状态,由于产妇对即将承担母亲角色的不适应,造成心理压力而出现抑郁焦虑情绪。而产妇的过度焦虑和抑郁可导致一

6、系列生理、病理反应,进一步加重产妇的焦虑、不安情绪,成为产后抑郁症的促发因素。情绪激活与调节神经肌肉----感觉反馈过程伊扎德指出,体内的和体外的感觉输入信息作用于皮层下的有关部位,传出的运动信息使个体产生表达情绪的肌肉活动,肌肉活动所引起的感觉反馈信息进入边缘皮层区域,情绪达到意识水平,产生情感体验。神经肌肉---感觉反馈对情绪体验的作用存在三种可能的解释体制:(1)对表情的自我知觉(2)脸部肌肉的运动带动心血管系统(3)从表达行为得到的感觉反馈伊扎德在论述情感体验在情绪激活和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时,认为一种情绪可以引起另一种情绪。极度悲伤会引起愤怒,极度疲劳引起痛

7、苦,疲劳与痛苦结合可能引起愤怒,快乐能激起兴趣,兴趣也能带来快乐。伊扎德还发现痛觉与愤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伊扎德认为,认知是情绪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认知不等于情绪,认知也不是产生情绪的唯一的原因,它只是四个情绪激活与调节过程之一。伊扎德还指出,激活情绪的认知因素包括认知评价、比较、分类、推测、判断或决定、归因、信念、记忆、期望等。感谢您的关注That'sal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