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945894
大小:12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3
《新课程背景下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学探讨【精品资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学探讨刘宏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湖北443500)2011年我校生物组以《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为研究内容,重点尝试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研究新课程的有效课堂模式,经过深刻挖掘与琢磨,由我校青年教师执教,参宜昌市优质课竞赛并取得不俗的成绩,现将有关心得与各位分享.一、深刻领会新教材教材变化,科学合理构思教学环节与旧教材相比《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的内容有以下变化:1、增加了活化能的概念,并从降低活化能的角度来解释酶的作用;2、实验从探究酶的高效性变成了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增加了“控制变量”小板块;3、采用“资料分析
2、”的方式介绍“酶的本质”,增加了“本节聚焦”栏目。4、“酶的发现”过程变成了“问题探讨”;二、教学构思:1、研读新课程标准,理解课程内容要求:(1)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说明”属于理解水平)(2)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活动建议。(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2、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三维冃标和教学重点和难点。3、在具体教学中,采用以下一些策略和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冃标:本节的核心内容是关于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在教学时主要采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阅读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讨论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归纳酶的概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关于自变量、因变量和对照实验。教学时引领学生分析教材中“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学生通过讨论来明确自变量、因变量和对照实验的含义,并通过亲手实验学会控制口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领悟彼此间的对应关系。二、尝试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经过课堂实践,笔者认为在《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活动中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的“倡导探究性学习”,以及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等几个方面,把演示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设计为探究实验,教师把全班同学分为10组,每组6人,分别来探究温度和无机催化剂、有机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
4、响,并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把探究活动落到实处,更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和精神的培养,同时,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其中,体现出了教育的公平,把“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学生在学法上主耍是加强小组合作与交流,大胆进行讨论、学会倾听、评价和自我反思,从而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新课改背景下的首耍任务就是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耍,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探究性实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做屮学”,将传统的被动式接受,变为主动的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能通过探究实验,主动地去获取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科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
5、素养,这正是新课程理念的在课堂的实际应用。更重耍的是,在完成这一探究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需耍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比如: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讲解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评价能力和质疑能力等,教师有意识的设计这样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充分体现出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同时充分体现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O三、自主合作学习,注重学生自悟自得。本节课设计的另一个课堂活动是通过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探究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流程如下:讨论方案—►学生实验—►归纳结论通过以上设计,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进行探究实验获取知识,首先
6、了解实验设计的原则(难点),然后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最后接合动画演示“各条件特别是酶使反应加快的本质(难点)”以得出酶的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口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与合作精神,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设计的第二个课堂活动为通过阅读课本“关于酶本质的探索”,体验数位科学家探索酶本质的艰辛历程。同时,要求学生分小组完成,扮演不同科学家,了解“自己”的探究过程。通过以上设计,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让学生的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合作探究学习学习是学生高品质的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高昂情绪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7、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很少有效地汲取知识。一个完整的思维活动第一步是“一种情绪发起进行某种行动的冲动或倾向”如果只重视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取,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欲望,情感需要,无视学生在什么状态下,怎样获取学科知识,则学习只能是低效的。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数学,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