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以“气”治军的领导艺术.doc

曾国藩以“气”治军的领导艺术.doc

ID:49943884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3

曾国藩以“气”治军的领导艺术.doc_第1页
曾国藩以“气”治军的领导艺术.doc_第2页
曾国藩以“气”治军的领导艺术.doc_第3页
曾国藩以“气”治军的领导艺术.doc_第4页
曾国藩以“气”治军的领导艺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曾国藩以“气”治军的领导艺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党委中心组学习材料曾国藩以“气”治军的领导艺术一个人难以置信的事实是:在一个腐败透顶、堕落摇曳的组织里,一个人竟然凭借自己的感召力,带出一支军队,以坚韧的毅力挽救了这个组织。这就是曾国藩领导艺术的魅力。通观曾国藩治军。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一个“气”字。“气”既是思想,也是方法;既是精神,也是手段。湘军的战斗力之所以能够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就得益于这个“气”。研究曾国藩以“气”治军的领导艺术,对今天的领导者如何娴熟领导组织,带领追随者取得事业的成功,具有十分重的意义。一、关于“气”的阐述领导艺术,来自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把握。曾国藩以文官而做军人,率湘军安天下,主要在于他

2、对“气”的深刻认识与把握。1、“气”的作用。领导者对一个事物作用的认识,一般是基于实用主义的原则。这两个依据:一是他所依赖的组织的特点,二是他所要达成的事业的性质。曾国藩清楚地看到了清朝军队的不可用:“国家养绿营兵五十余万,二百年来所费何可胜计。今大难之起、无一兵足供一割之用,实以官气太重,心窍太多。离朴散淳,真意荡然。”这个组织最大弊病就是“官气太重”。因此,要建立一支新军队,必须依赖“气”的重振。治理军队当“以气为主,沦去旧气,乃能重生新气”。旧“气”不堪使用,而新“气”可以达成事业的成功。一个领导者倘若去担任一个糟糕的组织的领导,首先要找到的应该是这两种“气”。发现

3、不了新“气”就会被旧“气”熏死。62、用“气”目的。我听过一些领导者的任职演说,精彩的地方往往在于提高干部职工的待遇,推荐提拔一些干部。这无疑是激动人心的,可是这样的愿景和组织的发展目标是不完全一致的。这就告诉领导者,领导者的愿景应与组织的愿景达成一致。在这一点上,曾国藩是做得很出色的,他建立湘军,其目的是很明显的,“鄙意欲练乡勇万人,概求吾党质直而晓军事之君子,将之以忠义之气为主,而辅之以训练之勤,相激相,以庶几于所谓诸将一心,万众一气,或可驱驰中原,渐望澄清”。从这里不难看出,其以“气”治军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与清朝当时所要达到的整体目标一致的。二、关于“气”使用

4、认识了“气”,更重要的是使用“气”。1、感召将士。卓越的领导者具备感召他人的卓越领导,使自己的组织振奋向上。这方面,曾国藩有三个好的做法:一是激活斗志。他用传统的伦理道德激发湘军将士的忿激之心,以对抗太平军的天主教义。1854年3月,他成军出师,发布《讨粤匪檄》,就是这一方法的体现。二是善于和将军们沟通。他能够把握好各级将领的心理特征,经常给他们写信、写对联,一有机会就召见或者看望他们。这无疑增强了统帅和下级军官间的亲密关系,提高了战斗力。三是善于激励。对于鼓舞士气来说,激励是最好的措施。曾国藩坚持找军队各级领导,包括营官、哨官谈话,这是感情投入;坚持到部队点名、看操、训

5、话,这是感觉激励;对表现好的,给予金钱等,这是物质激励;对战场立功的,给予擢用,这是政治激励;对战死疆场的,给他们建词,并著文纪念,这是名誉激励。这些做法,无疑使湘军更加团结,士气更加振奋。62、“气”未用而预筹之。卓越的领导者,总是善于把握事物发展的未来趋势,考虑周备。“气未用而预筹之”,就是这一领导艺术的具体运用。曾国藩深谙此中真意,并且使用灵活。他以陆抗西陵之战为例要求李次青学会“气未用而预筹之”。西陵之战,陆抗对西晋军队可能的进攻与增援做了充分的准备,从而确保了战争的最后胜利。安庆围点打援战是曾国藩“气未用而预筹炎”领导艺术的典型案例。1860年,湘军包围安庆。次

6、年,太平军以三路军救援,在菱湖待处对湘军实施反包围,割断曾国葆军队的联系。看到其中的危险后,曾国藩命令成大吉率兵入关抄太平军的后路,与曾国荃派出的部队形成更大的反包围,最后击败了增援的太平军,确保了安庆之战的最后胜利。3、集中兵“气”。高明的领导者在工作中所要做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扬长避短。当前有些企业喜欢盲目扩面,进入多个领域,结果因为资源的分散而出现发展的困难。这就是不会用“气”的表现。曾国藩深刻认识到自己组织的薄弱环节:湘军兵力单薄,往往多新募,训练时间不长,而当时的战场很多很宽,湖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广西、福建、四川都要作战。将区区几万湘军分散开来,

7、分头进击,“气”就会散,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曾国藩最看重“合”的作用,坚决反对分兵作战,认为:“分兵为大戒,新集之勇,尤不宜分。”1860年,他指示在景德镇一带作战的左宗棠、鲍超“两军兵力均不甚厚,只能各打一处,不特贵军不可分支,即鲍军亦不可分支”。这种以整体力量作战的思想,确保了军队“气”的集中使用,显示了制胜的优势。4、坚守蓄“气”。善于领导,就是善于待机而发,不盲目,不急躁。没有看见胜利的曙光,就要静静地等待。这就是蓄6“气”。他认为:“兵勇之力,须常留其有余,乃能养其锐气。缩地约求,亦所以蓄气。”“贼来则与之决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