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917420
大小:46.08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3-05
《高二学习成绩降下怎办.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婷玉:老师我有问题请教你,我想给你说说我的孩子的情况,我的孩子现在上高二,马上就要高三了 杨永龙:有什么问题呢,说详细一点 婷玉:她的学习从小学到高中都不错,一直在一所重点学校的尖子班就读,但是从高二下学期成绩就一直下降,现在的成绩很不理想,现在的期中考试才3百多分,在全年段的成绩排名600多名,我着急但是也很无奈,她平时很少和我说话,我说什么她都反感 杨永龙:呵呵,看来你是孩子的妈妈了 婷玉:是的,这个孩子在高二上学期犯了个很大的毛病,在寝室里拿了同学的东西 杨永龙:妈妈最大的特点就是经常在孩子面前唠叨,特别是唠叨学习,是孩子认为除了学习就没有别的
2、,所以孩子就对你产生了逆反心理 婷玉:你说的很对,但是这些我也极力克制这些 杨永龙:所以建议你把孩子的学习以及活动的管理交给爸爸,爸爸不在家有些事情他也管不了,这个孩子在寝室里拿过别人的东西 杨永龙:呵呵,你来管理孩子的生活以及充当孩子与爸爸之间沟通的桥梁 婷玉:是的,现在孩子这样我也是很无奈,不知道给孩子怎样沟通的好,请你帮帮我 杨永龙:另外,你是不是经常查看孩子的私人物品呢,或者孩子与男孩子的交往呢 婷玉:没有,我觉得孩子的成绩下降有两个原因 婷玉:一是在学校里拿同学的东西,老师也批评过她,同学也知道了,她在内心很惭愧,也很没面子,所以在这个
3、班级里学习,很压抑,也很内疚,在以后就是没有专心学习的心情,时间久了听课就听不进去了 杨永龙:这就要求父母要善于无条件地倾听孩子的心声,以诚恳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和沟通,进而达到深入孩子的内心了解其拿别人的东西的目的和需要,以意见和建议的方式让孩子来考虑:物质所塑造的美和精神所表现的美何者更持久、更迷人?被社会所认可的声望是用名牌包装出来的还是发挥自己的能力、价值和创造社会价值而获得的?……?进而达到观念之间趋同与协调,这样就可以使父母和孩子之间找出一个平衡点,让孩子在适当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之下,摒弃拿别人的东西的不良行为。 婷玉:现在高二的学习难度还比较大,她
4、的这个恶习不是从小就有的,她拿的东西也很不值钱,我和老师分析她这样也是一种 杨永龙:仔细回忆一下你孩子拿别人的东西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如果是从小就有了这个毛病,那么她就是“习惯成自然”的“见钱就偷”或“见钱眼开”,这对这种情况建议你们在与孩子和谐融洽沟通的前提之下,经常给孩子讲一些有关诚信、自尊、她尊等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逐步调整或消除拿别人的东西的行为。由于她的拿别人的东西行为是逐渐养成的习惯,所以纠正起来也比较缓慢,因此就需要家人付出坚毅的努力和足够的耐心。 婷玉:情绪发泄 杨永龙:这说明你们对孩子的关爱不够,这时候特别需要爸爸的关
5、心和关爱 婷玉:她平时不怎么于别人说话,在家也是不经常说话,更不会说些温和的语言,经常说话,和好听。在平时我没有在钱的方面对她太苛刻 杨永龙:另外,也是你们家父母的角色不清楚,在家庭中本来是父亲要扮演正直、刚健、严厉的角色,母亲要扮演慈祥、关爱、温柔的角色。可你们反其道而行之,这样就让孩子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发泄,所以也就出现了发泄性的拿别人的东西,所以以“严父慈母”清楚的角色扮演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 婷玉:是的 杨永龙: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作为家人就应该真正与她沟通,给她爱,给她理解,给她自信,给她希望,当父母及家人对她的行为和表现
6、改变之后,孩子会感受到爱和温暖,感到自己也是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孩子的拿别人的东西的行为便会随之减少或者完全消失。 婷玉:她拿别人的东西不是需要,是心里的一种快感的发泄 杨永龙:爱自己的孩子就要细心了解、认真观察,找出原因。孩子拿别人的东西,多是自己的欲望不能满足而产生的行为。如果孩子的欲望是正当的需要,家人就应该满足;一时满足不了,要说明情况,给孩子以期待的希望;同时训练她一定的抑制能力,但不可哄骗。哄骗的结果是家人失掉威信,孩子不但还会重犯错误,而且学会了撒谎。如果孩子的欲求是不正当的需要,一定不要去满足她,而要耐心地向她解释,克制她的贪心,教育她抑制自
7、己,以及运用发现优点及时表扬的方式方法强化孩子的正当行为,给孩子以良好的教育和影响,培养孩子诚实、正直的品质。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就谈到这儿,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孩子的学习 首先要看孩子试卷上表现出的是什么问题 婷玉:我看她的卷子都是没做,我问她,她说不会做 杨永龙:会不会也是对你的报复呢? 婷玉:不会,她每天都学习很晚,也很用功,就是心里不安静 杨永龙:既然不是,那么关键是我们要明白考试的目的 高中阶段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呢?对于教师来讲,高中阶段考试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缺陷或漏洞,然后通过自我进一步的总结和反思,找出针对性地改
8、进和提高的方法,进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