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doc

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doc

ID:49863621

大小:5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05

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doc_第1页
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doc_第2页
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doc_第3页
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doc_第4页
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一、无汗【概念】无汗,指当汗出而汗不出者,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有"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的记载。大凡正常人春夏阳气疏泄,气血趋向于表,故有汗出;秋冬阳气匿藏,气血趋向于里,故少汗或无汗,此乃自然之势。倘或外邪入侵肌表,腠理开阖失司,则当汗出而汗不出者,是为病态。本节所讨论的是后者。【鉴别】常见证候风寒表实无汗:全身无汗,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鼻塞声重,喷嚏流涕,喉痒咳嗽,舌苔薄白,脉象浮紧。表寒里热无汗:全身无汗,发热恶寒,肢体烦疼,鼻塞声重,烦躁口渴咽痛,咳嗽痰黄,溲赤便秘,苔白或薄黄

2、,脉象浮数。寒湿束表无汗:全身无汗,头胀如裹,肢体沉重,骨节烦疼,畏寒微热,尤以日晡为甚,舌苔白腻,脉浮紧或迟。〖鉴别分析〗风寒表实无汗与表寒里热无汗:二者同为风寒表实无汗证,然风寒表实无汗纯是风寒所致,而表寒里热无兼有里热证候。风寒表实无汗,由于风寒侵袭,束于肌表,寒为阴邪,其性凝闭,最易伤阳,卫阳被郁,故全身无汗。《伤寒明理论》:"寒邪中经,腠理致密,津液内渗,则无汗。"其辩证要点是:除无汗症外,尚有其它风寒束表(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舌苔薄白、脉象浮紧)的临床表现。治宜辛温解表发汗,方选麻黄汤。表寒里热无汗,由于素体热盛,或肺热内蕴

3、,复感风寒,内热为外寒所遏,则形成外寒里热证,俗称"寒包火"。如《重订通俗伤寒论》:"凡温病伏暑将发,适受风寒搏束者,此为外寒束内热,一名客寒包火。"亦有伤寒表邪未解,外邪已有入里化热之势者,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其辩证要点是:除了风寒束表(无汗、恶寒发热、身疼)的症状以外,还兼有里热(身烦口渴咽痛、苔薄黄)等征象。治宜疏散风寒,兼清里热,方选葱豉桔梗汤,如风寒偏重者,可用大青龙汤。寒湿束表无汗:恙由汗出当风,或久居潮湿阴冷之地,或伤于雾露之气,寒湿郁于肌表。寒主

4、收引,湿性粘滞,阳气被郁,腠理闭塞,故汗不得出。《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二》:"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其辩证要点:无汗,兼有寒湿郁表(头胀如裹、肢体沉重、畏寒、发热日晡加剧)的症状。治疗以散寒祛湿为大法,方选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羌活胜湿汤。无汗一症,表证、里证皆可出现,宜从寒热虚实中辨析,不可徒用发汗,致正气妄泄,误犯虚虚之戒。【文献别录】《伤寒明理论》卷一:"无汗之由,又有数种,如伤寒在表,及邪行于里,或水饮内畜,与亡阳久虚,皆令无汗;其伤寒无汗,则腠理致密也;风中于卫,则腠理

5、开而自汗,寒中于荣,则无汗,谓腠理闭也;经所谓太阳病,恶风无汗而喘,脉浮繁,无汗发热,及不汗出而烦躁,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苦头痛鼻干不得汗,脉浮无汗而喘,与其刚痉无汗,是数者,皆寒邪在表而无汗者也;……阳明病,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之状,此以久虚故也,皆阳虚而无汗者也。如是者,理之常也,又焉得异哉?"《温疫论》上卷:"昔人以夺血无汗,今以夺液无汗,血液虽殊,枯燥则一也。"2 战汗【概念】战即振栗,又称寒栗、寒战。在外感热病过程中,先振栗而后旋即汗出者称战汗,为邪正相争的表现。战汗与"寒战"不同,"寒战"是自觉全

6、身发冷而振栗,战汗是指寒战与汗出同时出现的症状而言。【鉴别】常见证候太阳伤寒欲解战汗:发热,恶寒,肢节疼痛,舌苔薄白,脉浮数按之无力。若欲解,可振栗汗出,身静,脉和病愈而安。疫留气分欲解战汗:发热甚而不恶寒,或反恶热,烦渴或欲饮水,舌苔黄,脉洪大。若先振栗,随即全身汗出,继而脉静身凉,此为欲解病除之象。〖鉴别分析〗太阳伤寒欲解战汗与疫留气分欲解战汗:同属外感热病,在病程进行中,均可出现先振栗而后即汗出的战汗症状,战汗之后其诸症悉解,其病自愈。前者为寒伤太阳肌表,故出现太阳表证的症状(恶寒、发热、无汗、脉浮),风寒之邪与正气交争郁于太阳经

7、表,正邪交争正不胜邪故振栗;旋即正气盛邪气衰,一鼓作汗,驱邪外出,故身静脉和其表病自安,可不药而愈。但若虽战汗而汗出不畅,表证仍在者,此可复发战汗而愈,或予以调荣卫、解肌表之剂,可服桂枝汤。后者乃温疫之邪由表传里,疫邪稽留气分,表现有气分症状(高热、不恶寒、烦渴、脉洪大等),若正气尚盛,亦可化战汗驱邪由肌表而出,战汗之后脉静身凉,烦渴顿除,其病自愈。若战汗之后,"身热未除,脉近浮,此邪气拂郁于经,表未解也,当得汗解。如未得汗,以柴胡清燥汤和之"(《温疫论补注》);若但战不汗,四肢厥逆,"厥回汗出者生,厥不回,汗不出者死。以正气脱,不胜其

8、邪也。"(《温疫论补注》)是疾病向恶化方面发展的表现。战汗一症,是正邪交争的一种临床表现,其转归不外两途,正胜邪则病自愈,邪盛正衰,正不胜邪,其病恶化。当战汗之时,"不可扰动,但可温覆,扰动则战而中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