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B.doc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B.doc

ID:49862252

大小:283.50 KB

页数:97页

时间:2020-03-05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B.doc_第1页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B.doc_第2页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B.doc_第3页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B.doc_第4页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B.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B.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二册数学教学总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尺知识解答简单的应用题。2、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3、使学生会看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试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的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单元比例单元教学目标:1

2、、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解比例。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3、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4、通过比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启蒙教育。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1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2.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

3、兴趣同学们,看到“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个课题,你们都能想到些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适机演示各式地图以及某些精密仪器放大的平面图,让学生知道有关比例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之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让学生回忆有关比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什么是比?81413121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哪些比的比值相等?(1)﹕(2)12﹕16(3)﹕(4)4.5﹕2.7(5)10﹕6(6)3﹕2二、自主学习新知3121(一)教学比例的意义。1.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0﹕6=4.5﹕2.7﹕=3﹕22.教师出示表格,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项目次数第一次第二次

4、时间(时)25路程(千米)80200(1)根据表中所给的数据写出有意义的比。(2)观察写出的比,哪些比能用等号连接,为什么?3.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80﹕2=200﹕5,并指出像以上三个这样的式子就是比例式。4.教师让学生观察比例式,概括出共性,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5.你能把上面的三个比例式写成分数形式吗?为什么?6.怎样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依据是什么?学生完成课本P2“做一做”。还可以让学生举出比例的例子,并说明理由。刚上课时,同学们一看到本节课的课题就想到了比,现在谁能说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二)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1.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1)学生

5、看书自学,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2)找出黑板上三个比例的内项、外项。(3)引导学生观察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外项和内项的位置又是怎样的?2.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①观察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用算一算的方法,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②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与两个外项都有这样的规律?请你再举些例子来说明。③通过以上观察、计算、讨论,你能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2)根据学生的汇报,使学生认识到在任何一个比例式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课堂小结三、练习填空1.在比

6、例里,两个()项的(),等于两个()项的(),这叫做比例的()。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36﹕6=12﹕2写成乘法形式是()×()=()×()。3.用20以内四个不同奇数组成一个比例是()。4.用5、2、10、4四个数组成比例。(能写出几种写几种)第2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解比例的依据。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1012561.分别求出下面比例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积,看这两个积是不是相等。4015834200.31.5(1)8﹕6=28﹕21(2)0.76﹕8=1.9

7、﹕20(3)=(4)=(5)=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3.5,另一个外项是()。如果老师将第1题的第(5)小题的一个外项40盖住,你能想办法求出它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解比例。二、新授1.教学什么是解比例。学生看书P3,思考:什么叫解比例?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2.教学解比例。出示例2解比例3﹕8=15﹕χ提问:(1)求比例中的未知数χ该怎么办?(2)3χ=8×15这一步依据什么?0.84.5χ9(3)师生共同求出未知数χ。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书写的格式。出示例3解比例=(1)引导学生把等号两边的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