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思考 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ppt

阅读与思考 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ppt

ID:49835632

大小:649.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2-29

阅读与思考 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ppt_第1页
阅读与思考 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ppt_第2页
阅读与思考 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ppt_第3页
阅读与思考 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ppt_第4页
阅读与思考 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阅读与思考 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1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1课时)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在这节课中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一步感受用有序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有序数对是学习本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关键,也是后续学习函数的基础.课件说明学习目标:(1)会用有序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2)结合用有序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内容,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学习重点:理解有序数对是怎样确定物体位置的.课件说明问题12009年60周年国庆庆典活动中,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壮观的背景图案,你知道它是怎么组成的吗?情境引入激发兴趣参加

2、图案表演的每个人都根据图案设计要求,按排号、列号站在一个确定的位置.随着信号举起不同颜色的花束,整个方阵就组成了绚丽的背景图案.类似于用“第几排第几列”来确定同学的位置,在数学中通常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具有特定含义的两个数来刻画点的位置.本章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重要工具后,同学们会发现,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提高了.比如,同学们学习有序数对后,就会设计一些简单漂亮的图案了.问题2同学们都有去影剧院看电影的经历,你怎么找到自己的座位?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根据入场卷上的“排数”和“号数”便可以准确地“对号入座”.问题

3、3你若发现一本书某页有一处印刷错误,怎样告诉其他同学这一处的位置?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说明该页上“第几行”和“第几个字”,同学就可以快速找到错误的位置了.问题4如图是一个教室平面图,你能根据以下座位找到对应的同学参加数学问题讨论吗?(1,3),(2,2),(5,6),(4,5),(6,2),(2,4).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在教室里排数与列数的先后顺序没有约定的情况下,不能确定参加数学问题讨论的同学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追问1假设在问题4中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你能在图中标出参加数学问题讨论的同学的座位吗?问题4如图是一个教室

4、平面图,你能根据以下座位找到对应的同学参加数学问题讨论吗?(1,3),(2,2),(5,6),(4,5),(6,2),(2,4).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追问2由上面可知,“第1列第3排”简记为(1,3)(约定列在前,排在后),那么“第3列第5排”能简记成什么?(6,7)表示的含义是什么?“第3列第5排”记为(3,5);(6,7)表示的含义是第6列第7排.问题4如图是一个教室平面图,你能根据以下座位找到对应的同学参加数学问题讨论吗?(1,3),(2,2),(5,6),(4,5),(6,2),(2,4).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追问3

5、同样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2,4)和(4,2)在同一个位置吗?二者不在同一个位置.因为(2,4)表示第2列第4排,(4,2)表示第4列第2排.问题4如图是一个教室平面图,你能根据以下座位找到对应的同学参加数学问题讨论吗?(1,3),(2,2),(5,6),(4,5),(6,2),(2,4).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追问4假设在问题4中约定“排数在前,列数在后”,你能在图中标出参加数学问题讨论的同学的座位吗?上面的活动是通过像“第2列第4排、第5列第6排”这样含有两个数的表达方式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

6、不同的含义,例如前边的表示列,后边的表示排,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所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问题5现在给出班里一部分同学的姓名,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你能快速说出这些同学座位对应的有序数对吗?追问如果约定“排数在前,列数在后”,刚才那些同学对应的有序数对会变化吗?实践应用巩固新知问题6生活中利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情况很常见,如人们常用经纬度来表示地球上的地点等.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吗?实践应用巩固新知问题7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解决,同学们能设计一些能用有序数对描述的漂亮图案吗?深入理解拓展

7、延伸如数字钟表上的“1,7,8”;“长方形,菱形”;简单的文字等.追问选择一些已经设计好的图案,能用有序数对描述这些图案吗?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举例说明有序数对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2)“有序数对”中的“有序”能省略吗?回顾小结归纳提升教科书第7.1.1小节后练习,习题7.1第1题布置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