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承载力常用研究方法.ppt

生态承载力常用研究方法.ppt

ID:49787240

大小:879.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3-01

生态承载力常用研究方法.ppt_第1页
生态承载力常用研究方法.ppt_第2页
生态承载力常用研究方法.ppt_第3页
生态承载力常用研究方法.ppt_第4页
生态承载力常用研究方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承载力常用研究方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态承载力常用研究方法一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内涵二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方法生态足迹法状态空间法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的供容能力及其可维系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生态承载力包括两层内涵,一为生态系统的支持部分,是指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以及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二为生态承载力的压力部分,是指生态系统内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发展能力。对于某一区域,生态承载力主要强调的是系统的承载功能,而突出的是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其内容包括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

2、和社会子系统。一、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内涵生态承载力的特性:以包括人类在内的复合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既考虑自然系统的自我维持和调节能力(即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供给与容纳能力),也考虑人类社会活动对系统的正负能动反馈;具有显著的时空尺度依赖性。1、常用的生态承载力研究方法净初级生产力估测法(自然植被第一性生产力法)生态足迹法状态空间法供需平衡法(资源与需求差量法)模型预估法综合评价法二、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方法(1)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EF)的基本思想是以具有等价生产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

3、积为衡量指标,定量表征人类活动的生态负荷和自然系统的承载能力,从而判断系统是否安全。其定义为:任何已知人口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土地的总面积和水资源量。2、生态足迹法生态足迹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虑人类及其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通过跟踪区域能源与资源消费,将它们转化为这种物质流所必需的各种生物生产土地的面积,即人类的生物生产面积需求。生态足迹法在计算中,不同的资源和能源消费类型均被折算为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化石燃料用地和水域6种生物生产

4、土地面积类型(这6种土地类型在空间上被假设是互斥的)。考虑到6类土地面积的生态生产力不同,因此将计算得到的各类土地面积乘以一个均衡因子。生态足迹分析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以上六类土地用途在空间上是互斥的。生态足迹法(2)传统生态足迹的计算:①生态承载力的计算计算生态生产性面积计算生产力系数计算均衡因子计算各类人均生态承载力加总六类人均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法生态足迹的计算生态生产性土地类型等价因子耕地2.51草地0.46森林1.26水域0.37建筑用地2.51化石能源(森林)0.31注:建筑用地假设是占用了基本农业

5、土地,因此建筑用地和耕地具有相同的等价因子。表1不同的等价因子表生态足迹的计算计算各类人均生态承载力,计算公式为:某类用地人均生态承载力=某区域某类用地生产力系数×某区域某类用地生产力系数×某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等价因子。加总六类用地人均生态承载力,得出人均生态承载力,再乘上该区域总人口,就得出总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的计算②生态足迹的计算计算各主要消费项目的人均消费量计算生产各种消费项目人均占用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计算各类用地的人均生态足迹计算生态足迹对区域内的消费项目按生物资源类型进行划分,并计算区域内每一

6、项的人均年消费量。某消费项目人均占用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某消费项目人均年消费量(kg)/单位年均生产量(kg/hm2)汇总生产各种消费项目人均占用的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然后六类生态生产性用地分别乘上等价因子。求和六类生态生产性用地的人均生态足迹,得出人均生态足迹。再乘以区域总人口,就得出总生态足迹。生态足迹的计算生态足迹的计算③生态赤字/盈余的计算人均生态赤字=人均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足迹若数字大于0,则为人均生态盈余。总生态赤字=总生态承载力−总生态足迹。生态足迹的计算(3)生态足迹法的优缺点:生态足迹法

7、应用的范围广,计算结果直观明了,且具有区域对比性,但该法动态评估还不成熟,只注重区域生态的可持续性,而不关注经济、社会、技术方面的可持续性,即存在生态偏向性,在生态足迹计算中缺少由于水资源所造成的附加的生态足迹面积,所以计算结果是乐观的最小值。(1)状态空间法的基本原理状态空间是一种时域分析法,是欧氏几何空间用于定量描述系统状态的一种有效方法。通常由表示系统各要素状态向量的三维状态空间轴组成。利用状态空间法中的承载状态点,可表示一定时间尺度内区域的不同承载状况。利用状态空间中的原点同系统状态点所构成的矢量模

8、数表示区域承载力的大小。由承载状态点构成承载曲面,高于承载曲面的点表示超载,低于承载曲面的点表示可载,在承载曲面上的点表示满载。此法可以定量的描述和测度区域承载力及其承载状态。2、状态空间法图1区域承载力概念模型示意图状态空间法基本原理图1所表示的三维状态空间包括作为受载体的人口及其经济社会活动和作为承载体的区域资源环境三个轴。图中A、B、C三个点为承载状态点,可表示一定时间尺度内区域的不同承载状况。D、E两点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