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文言文朗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doc

注重文言文朗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doc

ID:49765745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4

注重文言文朗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doc_第1页
注重文言文朗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doc_第2页
注重文言文朗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注重文言文朗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注重文言文朗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案例)——《记承天寺夜游》案例解读※案例呈现:《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教学目标:1.能借助工具书,掌握一些实词、虚词的意思。2.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3.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1.课文的朗读与疏通。2.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回忆已学过的苏轼的词《水调歌头》,背诵这首词。2.交流收集的苏轼的有关材料和写作背景。二、领读——读顺读畅,初步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语气等。2.学生自由朗读,师进行个别指导。3.检测:指名读(是否读顺读畅,是否注

2、意了节奏语气),师生共同评价。4.全班齐读,说说读到了哪些信息?三、自读——熟悉课文内容,大体上疏通字词句1.组织学生对照书下注释或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2.指名讲述课文大致内容,师及时板书翻译不合理的字词。四、猜读——抓住重点,进一步理解字词义1.小组合作讨论板书在黑板上的字词句。2.集体解决存在问题,落实有关句子的翻译。3.逐句翻译课文。4.投影重点字词进行课堂检测。五、默读——赏月景悟意境,质疑问难1.学生一起吟诵描绘月下美景的语句,并思考作者如何描绘月景的?明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优美的月景。2.探究

3、: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我们来续写一句,大家看哪句合适?1、丛中蛙鸣不断。2、村中狗吠鸡鸣。3、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为什么?3.质疑问难,师生合作共同解决。六、教师小结七、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全文。2、收集一些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案例解读:本文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江山多娇”其中的一篇。这是一篇篇幅短小、文意易懂的文言短文,写的是苏轼被贬谪到黄州,但是并未消沉,而是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挫折,在美好的大自然中寄托“闲情”,并找到志同道合的“与乐者”张怀民一同赏月的故事。本文通过对迷人“空明”月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闲情和旷达胸襟。让学生感悟到

4、“面对困难,应泰然、乐观地对待”的道理。八年级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有了一年学习的基础,已经形成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并且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间合作探究、相互质疑、共同解疑的课堂气氛较浓厚。再加上本文文字浅显,因而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在工具书的帮助下,自主疏通课文。要在理解关键词语的基础上,能从整体上理解课文的意思。《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是一篇意境深远的抒情小品。作者在写景抒情上面有独到匠心,需要反复朗读,仔细品味,才能逐渐感悟作者的情感。于是,我设计了“四读”法,即:领读——

5、读顺读畅,初步感知课文;自读——熟悉课文内容,大体上疏通字词句;猜读——抓住重点,进一步理解字词义;默读——赏月景悟意境,质疑问难。1.领读——读顺读畅,初步感知课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对文言文而言,顺畅朗读尤其重要。这需要教师引领,课堂上或范读或领读,学生正确把握句读,反复朗读才能读出语感,获得对文章的初步感知。2.自读——熟悉课文内容,大体上疏通字词句。对于文言文,学生顺畅朗读所得到的初步感知往往错误百出。这时,如果

6、教师急于指出错误,要学生理解,这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中“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要求。因此,这一步便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古汉语词典》,联系已学课文中掌握字词义,自己去读,这样就能做到“基于自己的独特经验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的意义”。在大体疏通字词义,了解课文内容后,学生能讲述课文大致内容。通过讲述,教师可以对学生掌握的程度有所了解。3.猜读——抓住重点,进一步理解字词义。通过学生的讲述,教师发现有些字词句,学生仍未疏通。教师可以把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要求学生猜读。同时指导猜读的方法:一,要顾及字词的含义,二,要顾及全篇,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

7、在猜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高潮,甚至可以解决感知人物形象,了解主旨等课文赏读中才能解决的问题。猜读是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掌握其原则,就可以深入文本。如读到某处觉得不易理解,可姑且存疑。有的读完全篇即可理解,有的读完全篇,前后联系也可推出正确的结论。这“推出正确结论”的能力,正是阅读一切文章的重要能力。从文章的明示信息中,推出其中的隐含信息,这种猜读的过程,正是思维训练的过程。4.默读——赏月景悟意境,质疑问难。这一步是在完成了前面“三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应该说,完成了前面“三读”,大体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因为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思想性与审美性高度统一的学科,

8、所以质疑问难、品评鉴赏是一切阅读必不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