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694514
大小:11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3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焦耳定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8.4<<焦耳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2.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丶公式丶单位及其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初步培养学生发现丶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焦耳定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意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的培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实验对人们获取科学理论的重要价值; 2、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理念。 3、使学生通
2、过对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的了解,受到其刻苦钻研精神和严谨科学态度的感染和熏陶。(在探究实验的基础上引出焦耳定律,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焦耳定律、电流热效应的应用、电热的计算难点:电热大小的影响因素的猜想和实验设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演示实验:灯泡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灯泡发光,提出问题: [来源:Zxxk.Com](1)灯泡在工作过程中,把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学生回答:灯泡在工作过程中,把电能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2)在灯泡工作过程中,电线中通过的电流和灯泡灯
3、丝中通过的电流是否相同?学生回答:相同。 (3)电线中通过的电流和灯泡灯丝中通过的电流既然相同,那为什么灯泡灯丝热得发热发光,而导线几乎不发热呢? 2、多媒体展示家庭电路中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引起火灾的图片。指明: 11月9日 是我国“消防日”,据有关资料表明,城市火灾中的大部分火灾是因为使用大功率用电器,使电线发热而引起的。家庭电路中使用大功率用电器为什么会引起火灾? 3、进一步分析: (1)电灯在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人们利用电灯来照
4、明。电炉子在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人们利用电炉子来烧水等。 (2)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电动机部分有什么感觉?人们利用的是电风扇的什么能量? (3)提出问题:电流通过导体都要产生热量,有些设备是利用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有些设备在工作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是有害的,为了更好的让电热为人类服务,又要减少电热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就要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规律?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九章第五节的内容:焦耳定律。 (二)进行新课: 1、电流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学生讨论
5、) (1)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 电流I 电热Q→电阻R有关 通电时间t (先引导学生分析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I、电阻R和通电时间t有关,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下面的实验打下基础。) (2)用实验进行研究。学生讨论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①当电流I、时间t相同时,研究电热Q与电阻R的关系。 ②当电阻R、时间t相同时,研究电热Q与电流I的关系。 ③当电流I、电阻R相同时,研究电热Q与通电时间t的关系。 (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多变量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并在实验过程中具体使用,对学生进行研
6、究方法的教育。) (3)介绍实验器材 学生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一个,量热器两个(4欧一个,16欧一个)温度计两只,打孔的橡胶塞两个。钟表一个。 (4)实验原理: 给量热器内的电阻丝通电,电阻丝通电后放出的热量被量热器内的空气吸收,量热器内的空气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电流通过电阻丝做功放出的热量越多,量热器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得越高。用温度计测量量热器内空气温度上升的多少,就可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做功放出的热量的多少。 (5)实验设计 ①电路图:通过学生讨论研究设计出实验电路如图:让
7、一个学生把本组设计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并进一步说明如何进行实验。 ②实验记录:由小组共同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③实验探究:四位同学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实验数据。 ④归纳实验结论:四位同学共同探讨,归纳实验结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 (6)交流探究结果:请一位同学将本组的实验数据写在黑板上,并阐述本组得到的结论。 电流 时间t R大=16欧 R小=4欧 电流I1=0.4A 2min 19——21 19——20 电流I2=0.8A 2min 20——28 20——23
8、 ①研究电热Q跟电阻R的关系:电流I、通电时间t相同,电阻R越大,电热Q越多。 ②研究电热Q跟电流I的关系:电阻R、通电时间t相同,电流越大,电热越多。 ③研究电热Q跟通电时间t的关系:电流I、电阻R相同,通电时间越长,电热越多。 2、焦耳定律: 焦耳简介:焦耳定律是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经过无数次实验探索总结出来的。我们不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