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584603
大小:2.22 M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2-28
《国际贸易地理3.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国际贸易中心区的形成和转移第一节产业革命前的区域贸易中心区对外贸易产生在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出现了可供交换的商品并且部落与氏族之间存在着简单的社会分工,彼此生产不同的产品以进行交换。奴隶社会虽然有了商品的国与国之间的交换,但由于这些交换大多发生在宗主国与附属国之间,真正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很少。封建社会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用于交换的商品范围与数量不断扩大,真正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公元11世纪-15世纪是欧洲社会的鼎盛时期,在这个阶段,欧洲内部最重要的区域贸易中心主要出现
2、在佛兰德尔、汉撒同盟、以及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第二节世界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一、地理大发现1.“新航路的发现”2.“新大陆的发现”3.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不是偶然现象,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商人们渴望开拓海外市场,以获取更多的财富;西欧与远东的贸易危机;航海技术的成熟。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意义:促使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使欧洲获取了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大量货币资本和工业原料。结束了新旧大陆之间相互隔绝彼此孤立发展的局面,扩大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有助于资本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
3、生产要素之间的流动。地理大发现后,地中海沿岸的贸易地位日益下降,原来经济还十分落后的大西洋沿岸的西、葡、荷、比、英、法处于欧洲去非洲的海上交通要道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迅速的发展。因此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向大西洋沿岸转移。二、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标志是蒸汽机的出现产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落后的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资产阶级追求更高利润的需求,为此,他们迫切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采用机器大规模生产并提高产品质量。产业革命首先从纺织业开始的,主要标志是1733年兰开夏的
4、钟表匠发明了飞梭、1764年珍妮纺纱机带动纱锭越来越多。1769年又发明了水利纺纱机的运用,提高了织布的效率,1776年瓦特发明了蒸气机。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了世界第一艘轮船,1811年英国仿造成功并大规模的使用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是陆上运输进入铁路时代。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机器大工业占优势的国家。产业革命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生产力的影响对生产关系的影响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三、第二次产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于美国和德国,标志
5、是电和内燃机的发明及应用。电的发明创造出了新的能源;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新型工业部门的产生。第二次产业革命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各国内部经济与政治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市场的形成四、世界经济贸易中心区的转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世界贸易中心区形成的根本原因和动力;世界贸易中心区有一个从欧洲地中海沿岸向北大西洋两岸转移的过程,本世纪出现了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第三节亚太地区—正在兴起的世界贸易中心自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以来,亚
6、太地区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亚太地区确实有许多有利的条件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的劳动力条件澳大利亚首都坎培拉澳大利亚悉尼大剧院菲律宾长滩岛白沙滩韩国首尔韩国德寿宫加拿大尼加拉大瀑布马来西亚吉隆坡美国白宫美国底特律墨西哥城附近波波卡特火山日本东京日本富士山及新干线文莱泰国曼谷新加坡国家大剧院印尼印尼巴厘岛一、亚太地区的区域范围亚太地区广义为太平洋沿岸国家。狭义为太平洋亚洲及大洋洲。其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20%,人口18亿,占世界人口的30%。政治、经济体制上多种多样,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7、、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正在转轨型国家、经济落后国家。二、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自然地理条件1、地域范围广阔,自然资源丰富;2、丰富的劳动力资源;3、具有丰富的海洋和陆地资源;4、优越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线。三、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经济基础1、亚洲经济增长迅速;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东盟各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均在5%以上,中国达8%以上,亚洲四小龙5-7%。2、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1995年亚太15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美国,约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25%,其中日本
8、仅次于美国,据世界第二位,中国居第七位。金融实力大增,吸引外资大大增加,1995年东亚地区引进外资已占全世界的13%。3、科技实力长足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宇航国和第五大原子技术国,日本的半导体、计算机存储芯片、机器人等方面已超过美国。4、产业和产品结构日趋高级化。三、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政治环境1、亚太各国都采取对外开放,鼓励出口的外向型经济政策;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各国改变原来实行的进口替代战略,转变为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出口,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2、开放市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