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友送别诗何菱花.ppt

赠友送别诗何菱花.ppt

ID:49559901

大小:170.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2-27

赠友送别诗何菱花.ppt_第1页
赠友送别诗何菱花.ppt_第2页
赠友送别诗何菱花.ppt_第3页
赠友送别诗何菱花.ppt_第4页
赠友送别诗何菱花.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赠友送别诗何菱花.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有时候使自己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鉴赏评价D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1)诗歌形象(2)诗歌的语言(3)诗歌的表达技巧(4)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分类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咏物言志诗、赠友送别诗、即事感怀诗、怀古咏史诗、羁旅行役诗、思乡怀人诗、登临诗、闺怨诗、哲理诗、

2、游赏诗等2008年开始参加高考的学生使用《唐诗宋词选读》这一套书2008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009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2010王昌龄《送魏二》2011杜甫《春日忆李白》2012温庭筠《梦江南》2013唐庚《醉眠》诗歌鉴赏内容赠友送别诗【预习体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简要概括每联的内容。首联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颔联写离情的缠绵,颈联从室内转到户外所见,尾联写友人远去盼望再相聚。【考点阐述】1.如何理解《考试说明》中“评价诗歌的思想

3、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点要求?江苏《考试说明》中虽然也有“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考点要求,但更多的是强调“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阅读鉴赏诗词,要了解诗词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要概括诗词的思想内容,注意诗词中包含的文化意蕴。2.江苏卷在诗歌思想感情方面命题有何特点?理解、领悟诗词的思想感情是江苏卷诗歌鉴赏的重中之重,且较全国和其他省市同类试题要求更高、难度更大。表现在:①切口小,多为局部语句思想感情理解、领悟,但多角度、多层面采点,开掘要深;②每道小题,都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关涉思想感情;③

4、答案设置多点化、层面化和层次化。送别诗概述第一,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第二,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第三,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第四,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送别诗表达的情感:①难舍难分、依依惜别之情②对友人的同情、劝勉、鼓励、安慰之情③别后的怅惘、孤寂、落寞之情④旷达洒脱,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⑤借送别表现诗人心志,⑥或含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⑦或表达政治上的失意,或渲泄对朝廷的不满,或表明失落与孤寂之情、不遇而闲适之意,失意而怅惘的情怀2.常用意象送别诗一般表现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等等。一般来

5、讲,其感情色彩比较悲凉。如杨柳、杨花、柳絮、春草、水、长亭、短亭、南浦、客亭、西楼、离歌等。【典题演练】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尾联直抒胸臆,(2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3分)(10年)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思考: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

6、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方法归纳】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生平、创作风格、思想2.关注标题,诗后的注释3.抓住意象4.抓住关键词句【巩固强化】(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别舍弟宗一①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②瘴来云似墨,洞庭③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④烟。【注】①宗一:柳宗元的从弟,元和十一年春,自柳州赴江陵。②桂岭: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③洞庭:在柳州至江陵途中。④郢:古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⑴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6分)①远谪异乡,报国无门;②

7、经年投荒,历尽劫难;③兄弟离别,形单影只。⑵请简析尾联抒发的感情及其表达特色。(4分)抒发了对宗一的牵挂不舍之情。运用了想象的手法,想象别后在梦中经常梦见“郢”一带的烟树,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思念的悠长。归朝欢·和苏坚伯固“接淅”,本于《孟子·万章下》“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说孔子去齐国的途中淘米烧饭,不等把米淘完、沥干,带起就走,言其匆遽狼狈之状。此处用典,写东坡一生屡遭贬黜,充满了艰难挫折,这暂时的游赏,难以愈合他心灵之伤。“归朝欢·和苏坚伯固⑴概括这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