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总复习提纲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化学总复习提纲一、空气和氧气,水和氢气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N278%,O221%,CO20.03%,稀有气体0.94%,杂质(水蒸气)等0.03%。2、空气的人为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燃料燃烧污染源。大气污染物:飘尘(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SO2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3、氮气在常温下很难跟其它物质反应,它既不支持燃烧,又不能供给呼吸。氮气可作保护气;工业上在特定条件下,用氮气合成制氮肥。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一般不与
2、其它物质反应,工业生产中用作保护气、激光和电光源作填充气,发生彩光。4、实验室制氧气2KMnO4加热K2MnO4+MnO2+O2↑2H2O2MnO22H2O+O2↑===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能改变其他化学反应的速度。用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收集氧气,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完毕后注意先把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火焰。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复燃。氧气主要用途是帮助燃烧,供给呼吸。5.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磷在氧气中燃烧有浓厚的白
3、烟生成,有时产生白光。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Fe3O4)。实验时注意在瓶底放入少量的水或细沙,17防止炸裂集气瓶。6.可燃性气体有:H2,CO,CH4,液化气,煤气;助燃性气体有O2,Cl2,空气。不助燃也不可燃的气体有CO2,N2,稀有气体。注意:当可燃性气体与助燃性气体混合时点燃易引起爆炸,因此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7.水的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业污染源(农药、化肥),城市生活污水。水的净化:自来水的主要生产过程可分取水、加药
4、、混凝、沉淀、过滤、供水等六个部分(加药中明矾作凝聚剂,氯气作消毒剂)。8.水是很好的分散剂,很多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在水中分散或溶解,水是最常见的溶剂。9.电解水:正极(阳极)产生氧气,负极(阴极)产生氢气,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是1:8。10.氢气: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最小的气体,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点燃氢气前要检验纯度,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放出大量热,冷的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有水气或水珠生成。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现象是黑色固体变成亮红色,管口有水珠出现.11
5、、初三化学的范围内只有KClO3,HgO,H2O,KMnO4,H2O2,Na2O2分解会放出氧气;只有金属和酸反应,碳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电解水才能得到H2;水能和CO2,SO2,SO3,Na2O,K2O,BaO,CaO,灼热的碳,无水硫酸铜反应。二、碳、氧化物、酸、碱、盐1、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千年不变,在加热或高温下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2、氢气、碳、一氧化碳具有相同的性质是可燃性和还原性。3、CO17是没有气味的气体,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中毒,煤气会使人中毒因为主要成分是CO。4、碳和氧气
6、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黑色氧化铜粉末变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黑色碳层变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悬浊液),继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因生成可溶的碳酸氢钙,浑浊消失,又变成澄清的溶液。5、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石碱)会出现风化现象;浓硫酸会吸水,浓盐酸会挥发;活性炭会吸附空气中的水份、杂质(有毒)气体及溶液中进行脱色(吸附有色物质);生石灰会与水蒸气反应变成熟石灰;熟石灰或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
7、酸钙;固体氢氧化钠会潮解,氢氧化钠还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检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否变质可滴入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部分变质。6、常用的干燥剂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无水氯化钙。1)浓硫酸可以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酸性气体或氢气、氧气、氮气等中性气体。2)氢氧化钠、生石灰、碱石灰可以干燥氢气、氧气、氮气、氨气等中性或碱性气体等。7、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相互关系: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2)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8、)173)碱性氧化物+水碱(可溶性)(K2O,Na2O,CaO,BaO等)4)酸性氧化物+水酸(可溶性)(例:SO3,SO2,CO2等)5)难溶性碱碱性氧化物+水(例:Cu(OH)2===CuO+H2O;2Fe(OH)3Fe2O3+3H2O)6)酸酸性氧化物+水(例:H2CO3CO2↑+H2O)7)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8)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例:CaO+SiO2CaSiO3)9)酸性氧化物+碱盐+水10)碱性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