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环境,增强自信心.doc

适应新环境,增强自信心.doc

ID:49545543

大小: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02

适应新环境,增强自信心.doc_第1页
适应新环境,增强自信心.doc_第2页
适应新环境,增强自信心.doc_第3页
适应新环境,增强自信心.doc_第4页
适应新环境,增强自信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适应新环境,增强自信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适应新环境,增强自信心高一(7)班刘正富同学们在云南民族中学学习、生活已经有两个多月了,相信很多同学已经适应了这里的学习、生活环境。但是对于有些同学,适应新环境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他们自己尽管非常想尽快地适应这里的作息制度、学习进度,尽快地融入到新的集体中,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总是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一、不适应的表现其实,这些表现都是对环境的不适应。经过一个月的了解,我总结了一下咱们学校大家对环境不适应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1、集体生活的不适应。2、教学方法的不适应。3、学习任务、学习方法的不适应。4、自我认识方面的不适应。5、人

2、际交往的不适应。二、不适应的原因。找出原因是改变自己心态的动力。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根结,便不会一味地埋怨与自责。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察和了解,我发现我们学校新同学出现不适应问题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原因。1、客观环境的变化。从不同的学校来到我们这里,尤其是进入我们这个寄宿制的学校,变化的不仅仅是学校不一样了,更是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不一样了。因此,我们更需要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2、期望值与现实的落差。升入我们学校以后后,7面临自己在班级的名次,面临周围同学谁都不在乎谁,面临教师一视同仁公平对待的眼神,有些同学开始失望了,潜在的自卑感油然而生,

3、开始陷入一片茫然之中,开始怀疑自己“我真的能行吗”?3、自我松懈与现实压力的冲突。得知自己被录取之后心里都松了一口气,不由得放松了自己,但现实的压力却更大了,看到别人都在埋头苦学,自己一颗放松的心既放松不起来也集中不起来,玩得不痛快学得不踏实。同时也在内心谴责自己没有好好学习觉得对不起自己辛苦的父母,于是便有一种负罪感。4、独立意识与自理能力的落差。我们大家有了独立的空间自己照顾自己才感到力不从心,很多事情都无法自理,产生了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对自己的失望。5、新鲜感与怀旧感的冲突。初到一个新环境,新鲜的事物冲击着兴奋的大脑,刺激着好奇的心

4、灵,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新鲜感荡然无存,尤其是当新环境与我们的期望值相差较远时,便会使我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怀旧感。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每个同学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这都属于正常现象,大家不用担心,关键我们要找到适应新生活的应对策略。三、适应新生活的应对策略下面我将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些方法和技巧。1、怎么尽快地适应集体生活首先要处理好与宿舍同学的关系。那怎样与宿舍同学相处呢?最重要的是要当他们是你家人,拿出一颗真诚的心,宽容的心对待他们。平时当同学有困难的时候要多关心多帮助,有问题大家一起商量共同解决。同时当和宿舍同学闹矛盾的时候,要注意换位思

5、考,多替对方着想,比如:如果我是她的话,我可能也会发火;今天她没跟我打招呼是因为她考试没考好,心情不好,我应该安慰她而不是跟她生气……其次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72、学习上的适3、人际交往的适应在学校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就是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其中,同学关系又是重中之重。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喜欢,你就能更快地适应环境,并在新的环境中感到愉悦、放松、生气勃勃;但如果处理不好与同学的关系,没有人认可和喜欢你,甚至你觉得大家都在疏远和孤立你,那你就很难融入到新环境中去,肯定处处感到别扭、不适应、难过、无精打采,甚至变得偏激、愤世嫉

6、俗。可见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在这里想给大家介绍一些人际交往的原则、方法和技巧,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1)人际交往的原则首先是平等的原则。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往,才有可能深交,成为知心朋友。对于我们来说,不管你是班长,还是普通一员;不管你是家有万贯,还是你一文不名;不管是你才华横溢,还是你文思平平,在你真心想交往的朋友面前,你都不能恃才(财)傲物,以势凌人,所以,你想拥有好朋友吗?那么就先平等待人吧!记住,不能俯视你的朋友,更不能仰视他,而要平视他。其次是相容原则。主要是心理相容,即

7、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以及宽容、忍让。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交好朋友,不但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还要交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求同存异、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更好的完善自己。第三是互惠原则。交往双方要互惠互利。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行为,故有“来而不往、非礼也”7之说,只有单方获得好处的人际交往是不能长久的。所以要双方都受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所以交往双方都要讲付出和奉献。第四是诚信原则。在与朋友交往时,我们千万不要轻易许诺,但是一旦做出许诺,就一定要实现,以免失信于人。朋友之间,言必

8、信、行必果、不卑不亢。(2)如何进行人际交往。第一,什么样的人具有“强”人际吸引力?首先是能力强的人。另外,还有性格、品质方面的吸引。研究表明,具有以下良好品质的人,人们更乐意与他交往。包括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