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544970
大小:3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02
《浅谈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渗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德育为先,德育为本,德育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有绝对的地位。所谓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其作用是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整体工作起着导向保证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不断地提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并使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将来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德育的基本途径有很多,除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劳动、社会实践,环境的优化以及课内外活动外,各个学科的教学
2、更要渗透德育思想。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从而达到学科德育在学科中完成德育和智育的统一。在学科教学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思想和道德情操以及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积极作用。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起到推动作用。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有浅显的认识。一、提高语文教师基本功的修炼。“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句话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还需要磨练内功。..语文的特性是工具性,它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精髓运用文字记录并传承下来,大部分经典如四书五经,《百家姓》《千字文》,唐诗宋词元曲明
3、清的小说中德育思想性非常强,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和学习并进一步传承下来。语文教师则是传承者,唐代韩愈已经在《师说》中明确提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其中的传道放在首位,那就是要求师者应以传道作为根本。而大多数语文教师却将授业作为主旋律,单纯去传授知识,强调语法,苛求释解,实际上这样就大错特错了。当我们读到经典《大学》开篇时:“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目的就是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了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渗
4、透德育的思想。这就给语文教师提出了现实的要求,教书是为了育人,育人是我们达到的终极目标。在语文课本中,大多数篇章思想性很强,有很多有价值的内容直接从文字中体现德育思想,有些文章虽没有直接点出但在其中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有些文章也可以通过拓展延伸到德育思想上。可以说每一篇文章都有可挖掘的德育要点,而这种挖掘渗透不是受教育者而是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上应该有深度,又外延地寻找德育内容,再通过教学感悟形式传授感染学生,让学生慢慢融入思想,再转化成为内因——自主行为实践,形成良性循环,那么中华民族的精髓——..道德品质,才能得以延续。
5、语文教师担负的不仅仅是教书的表层任务,更重要的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语文教师要提升内功,修炼自我,以更好的达到我们的最终目标。1、语文教师要不断补充中华经典。浩渺的中华经典,能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心胸,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以智慧。这样更有利于德育思想的渗透,让学生的言谈举止落落大方。作为语文教师接触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并不多,利用典籍旁征博引更是少之又少。教育学生缺少根的东西,很难达到教育深层次效果。语文教师学习经典为了更好与课程有机的统一,高效的配合。课文中文质兼美的文章,情感、道德、文学性具佳,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经据典
6、,不仅能达到知识的吸收,还有精神上之所得。这样学生对于老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这也是促进学生德育良性发展的很好契机。教师不断地学习经典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来营造更好的德育氛围。2、语文教师要了解学生群体的认知水平。语文教师要了解学生是哪一类受众群体,孩子的身体和身心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阶段。不同阶段的学生,有各自的认知水平和认知标准,作为语文教师不能盲目的拔高孩子的认知水平,应该符合孩子的特点。..低年级语文课本中简短的小故事,蕴含着简单的道理,教师不要人为的拔高;高年级课文文章篇幅较长,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层次的理解,透过现象看本质。现实语
7、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拔高,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孩子的个性特点,超出了学生接受的范围,思想感情缺少了认知,就更谈不到德育渗透了,这样学生就把最朴素的情感丢掉了。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德育没有了根据,没有落实,把学习课文单纯的局限于学习知识点上,灵魂没有升华,达不到德育目标,德育徒劳无功。3、语文教师要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语文教师渊博知识,固然能吸引学生,但是自古以来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职业素养,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教师身教在教育教学中是最好的榜样,起到示范作用。语文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学生。加里宁说过:“一个教
8、师必须好好的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处于最严格的监视之下”。马卡连柯也说过: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学校集体讲话,参加活动,教师形象凸现出来,学校要求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