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541037
大小:818.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02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一、选择题(共1题;共2分)1.(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纪实抒情散文《背影》记叙了作者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B.《南乡子》一词作者辛弃疾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了北宋统治者的软弱无能,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感,也饱含了自己壮志难酬的痛切愁思。C.《枣核》一文以“枣核”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又以“枣核”贯穿全文,结构精巧。D.北朝民歌《木兰诗》围绕“木兰是女郎”精心选材,对木兰从军、军旅生活、辞官还乡都写得比较详细,而对木兰离家出征写得比较简略
2、,全诗叙事详略得当,极具匠心。二、句子默写(共1题;共8分)2.(8分)古诗文名句填空。(1)关关雎鸠,________。(《诗经·周南》)(2)蒹葭萋萋,________。(《诗经·秦风》)(3)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________?《郑风·子衿》(5)复行数十步,________。(《桃花源记》)(6)气蒸云梦泽,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7)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两会中强调“中国同拉美等国家虽然相隔甚远,但亲如邻居”,这正如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所言:“_______
3、_,________。”三、综合性学习(共2题;共18分)3.(1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第14页共14页时光如流水,匆匆走过人生四季。我乘着时光之舟,从冰水的源头,悄悄融化,静静地流过高俊的山群,万籁俱寂的石林,穿越千山万水,绕过茫无崖际的草原湖泊,最终归于大海。这个旅程,很快乐却又很艰难,很_______(平静、宁静)却又波涛汹涌,让人流连忘返却又感慨万千。(1)给文段中划线字注音。________籁(2)找出文段中的两处错别字并改正。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
4、填在横线上。4.(8分)(2016•曲靖)综合性学习。“……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仅有嘉宾,德音孔昭。”“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和张宝艳夫妻的颁奖词让人眼前一亮,其创作灵感来源于《诗经》《宋词》等国学经典。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到成长所需的养分。请完成下列任务。(1)识国学按要求填写书名。国学经典不仅有《诗经》《宋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2)赞国学完成下列对联。上联:读经典丰富人生下联:________(3)荐国学你的同学小杨打算在中考结束
5、后多看电视剧和流行网络小说,你将如何说服他多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第14页共14页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5.(10分)阅读古诗李白《渡荆门送别》,完成小题。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诗的颈联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第一幅是 图,写夜间的风景;第二幅是 图,写黄昏的风景。这么美的景色,真让人陶醉!(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一种什么情感?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7分)6.(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甲】舜发于
6、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任末(人名)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书籍)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
7、静(通“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选自王嘉《拾遗记》)(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任末年十四时/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B.人恒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第14页共14页C.削荆为笔/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皆出酒食 (2)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②人而不学,则何以成?(4)乙文表现了任末的什么精神?这与甲文
8、中哪个观点相吻合?六、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47分)7.(25分)(2012•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