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郑板桥.ppt

难得糊涂郑板桥.ppt

ID:49499157

大小:39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2-06

难得糊涂郑板桥.ppt_第1页
难得糊涂郑板桥.ppt_第2页
难得糊涂郑板桥.ppt_第3页
难得糊涂郑板桥.ppt_第4页
难得糊涂郑板桥.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难得糊涂郑板桥.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狂.怪.鄭板橋將地方圖案插入此投影片選取〔插入〕功能表〔圖片〕指令選取〔從檔案〕指令選取你的標幟圖片檔案按下〔確定〕調整標幟圖案大小於標幟圖案內任意一處按一下.出現在標幟圖案外的白色小方塊即為可調整邊框運用此法來調整物件大小如果你在使用調整邊框之前按住Ctrl鍵,將維持你想調整之物件比例8/7/20211難得糊塗鄭板橋難得糊塗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8/7/20212難得糊塗鄭板橋身世書香門第家境清苦幼年喪母壯年失子才華蓋世仕途不順為官廉明瀟灑去仕詩文俱佳書畫絕妙稟性純厚率真風趣8/7/20213難得糊塗鄭板橋三絕之一詩文儒家思想為主體兼具

2、民族意識用語淺白情意真摯8/7/20214難得糊塗鄭板橋他曾在山東省濰縣做官。那時濰縣的農作物連年失收,鄭板橋及時開倉發放糧食,救濟人民。他又責令當地的富有人家煮粥派給饑民吃,並以便宜的價錢把囤積起來的食糧賣給民眾。他的種種措施救活了數以萬計的災民,卻也開罪了上司和當地有勢力的富戶,結果被罷免官職。 據說在鄭板橋離職那天,有人送他一對對聯。當時鄭板橋正和幾位送行的朋友喝酒。他展開上聯,看見上面寫着:「三絕詩書畫」。意思是稱讚鄭板橋的詩、書和畫都頂呱呱。他告訴朋友說:去來」。各人不禁大拍手掌,一致認為對得實在太好了。難得的是以「歸去來」對「詩書畫」。歸、去和來是三種活動,合起來卻成為晉朝詩人陶

3、淵明著名作品《歸去來辭》的簡稱,更代表了陶淵明這位田園詩人。最美妙的是下聯表面寫的雖是陶淵明,實際上是以陶淵明來比擬鄭板橋,因為兩「且不要打開下聯,大家試作一個對句吧!」 大家挖空心思,還是想不出一個妥貼的對句來。最後只好展開下聯,但見寫着:「一官歸去來」兩人都是辭去官職,回歸田園的。 由於這對對聯傳誦一時,鄭板橋也就被人稱做「鄭三絕」了!鄭三絕8/7/20215難得糊塗鄭板橋三絕之二繪畫竹蘭石8/7/20216難得糊塗鄭板橋三絕之三書法8/7/20217難得糊塗鄭板橋8/7/20218難得糊塗鄭板橋清代科舉制度簡介(1)鄉試:每三年在各省城舉行一次。秀才應試,通過考試者為「舉人」(2)會

4、試:鄉試之翌年在禮部舉行,舉人應試,通過後第一名為「貢士」(3)殿試:由皇帝親試「貢士」,取中後稱「進士」,第一名稱「狀元」。8/7/20219難得糊塗鄭板橋大陸電視劇鄭板橋8/7/202110難得糊塗鄭板橋揚州八怪1.金農、黃慎、鄭燮、李蟬、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羅聘2.揚州八怪”並非只限於八人,而是指形成共同藝術風格的一群畫家3.他們都是在野的文人,生活上較困苦,對當時封建社會現實不滿。有的是自嗚清高,不願作官;有的是作了小宮,而遭讒罷官,甚至被誣入獄,。他們的作品大膽地突破了當時形式主義畫風的束縛8/7/202111難得糊塗鄭板橋4.在題材上,主要是宋元以來文人士大夫所喜歡的“四君子”(

5、梅、蘭;竹、菊)、寫意花鳥。運用詩、書、畫、印的巧妙結合,來抒發其思想感情,表現其強烈的“叛逆性”,他們主張學習傳統,但反對泥古不化,在藝術上繼承了徐青藤、石濤、朱耷等人,尤其是石濤的繪畫藝術而加以發展。揮灑自如,不守成規,具有大膽、放縱的藝術特色,因此,他們的畫,被當時守舊的人斥爲“異端”,視之爲“怪”。5.揚州畫派中最有代表性的,藝術成就最突出、影響最深遠的要算鄭燮8/7/202112難得糊塗鄭板橋狂.怪與浪漫「狂」與「怪」,意味著「執著」與「不妥協」,如此執著之人,骨子裡是「浪漫得不得了」,浪漫到願意拋棄一切在所不惜,真令人羨慕,也真令人同情。春秋楚國「接輿」,三國禰衡晉嵇康(酒狂)劉伶

6、唐李白張顛韓愈清鄭板橋八大山人李卓吾民初辜鴻銘民國李敖西方梵谷8/7/202113難得糊塗鄭板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