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493622
大小:329.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2-26
《高一作文写作指导.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01-171高一作文写作指导2013-01-172记叙文写作指导2013-01-173记叙文就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写人记事的文章。主要分为两大类:写人的记叙文和叙事记叙文。2013-01-174写好记叙文要记住记叙文的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013-01-175写人的记叙文应该立足于所写的人,确定明确的中心,选取有代表性和来自生活的真实素材,来刻画人物形象,写出人物个性。写人的记叙文应该紧紧围绕着所写人物,选取对人物的最深印象的事件来突出人物的特征,记事是为了写人服务,写人要注意使用各种描写手法——语言
2、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手法来塑造鲜活的人物。2013-01-176叙事性的记叙文应该立足于写事——选择典型的、有现实意义的事件入笔,以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作为贯穿全文的要素,写出事件的经过,写出事件的波澜起伏,突出事件的曲折性和内涵性,人物描写属于从属地位,是为事件服务的,写事的记叙文不能把运笔重点放在对人物的塑造上。2013-01-177记叙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开头(引出事件,渲染气氛)——故事开端(平淡中蕴含矛盾)——发展推进(矛盾产生,初起波澜)——高潮(矛盾尖锐,人物性格充分展示)——结局(矛盾解决,风平浪静)。2013-
3、01-178记叙文的写作要立足于写好一个人或叙好一件事。写人的记叙文,有两种写作模式:一是集中笔墨写一个人,通过几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人物的一个特点或几个特点;二是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两个人,通过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来突出所写人物对另一个人物的影响和帮助,借助衬托的手法,达到刻画人物的目的。写人时最好采取以小见大的手法,不求全面,面面俱到,只求突出特征,着重写一个局部更能增加人物神韵。2013-01-179叙事性记叙文,也有两种操作模式:一是集中笔墨写一件事,把一件的具体经过和场景进行详细的描绘;一是简笔勾勒写几件事,几件事表达的是同一个中心或主题。无论
4、是那种格式,所写事情一定是典型的、有现实意义的、最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2013-01-1710【记叙文写作技巧】技巧一:内容丰富,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指的是写进文章里的人物事件、思想感情要做到言之有物,要具体形象可感。在记叙文中:“事件叙述完整、描写刻画细腻、表现手法多样,突出表现中心”,就是内容充实。中心明确:就是一篇记叙文中有一个清晰明白确定不移的中心,并让这个中心贯穿始终,统率所有的内容。2013-01-1711始发于题目——只有先明确题目所蕴含的“中心”,而后在此基础上为所要写的文章立意,才能做到“中心明确”;只有抓住了题目中要表达的中心,才
5、有可能在写作中落实“中心明确”。实施于写作过程——只有紧扣题目中确定的中心来选取切入的点,选取材料、组织材料、谋篇行文、表达中心,才能真正实现“中心明确”。2013-01-1712技巧二:长于叙事,善于描写在写人和记事的过程中,既要按照时间或事件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要根据人物塑造和事件进程,注意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乃至环境描写,来塑造鲜活的人物,推荐事件的进程。技巧三:对比描写,丰富内容在写人和叙事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对比描写的作用,既可以写人与人之间对比,也可以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对比,还可以写同一件事中不同的人的表现对比
6、,这样在对比中突出事件、刻画人物,内容会更丰富。2013-01-1713高中作文各种文体写作技巧2013-01-1714(一)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是根据提供的材料和提示语提供思考的范围和方向,要求作者围绕这个“话题”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以“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的新形式,使考生的创作个性得到展现,优势得到发挥,才干得以施展;同时,高一级的学校所需要的能够写不同文体的学生也能够在话题作文这种考试形式中得到满足。2013-01-1715话题作文的出题形式有了新的变化:1.用导语引出话题。如:在生活中,有许多的人和事物使我们感动。同时,我们
7、的一些行为也可能感动别人。请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文章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用材料引出话题。题面由文字或图画材料和话题两部分组成。材料的作用是激活思维,引出话题,限制写作范围。大多省市以这种形式命题,高考也是这样。3.直白式。作文直接呈现话题的题目,不做任何解释说明。2013-01-1716写话题作文审题很重要,审题的内容包括:一审文题要求、规定语,明确写作范围。话题作文试题的文字部分至少包括写作导语、话题范围、具体规定或要求三部分。这三部分的文字,都需要我们
8、逐一阅读,辨析要求,明确界限,避免违规。题面上的硬性规定,如文体限制、字数要求、选拔性阅卷不得出现暗示性文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