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469085
大小:64.4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1
《审稿意见回复范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审稿意见回复范文 针对第一审稿人意见修改说明问题 1、作者未对公式 (6)的导出做任何必要的描述和交代。 公式 (6)本质是氨氮标准工作曲线变形的结果,Lamber-Beer定律,即氨氮的浓度与对应的吸光度成正比关系,根据公式 (1)~ (5)的推导可以确定水样中氨氮显色后的净吸光值,代入公式 (6)中,即可计算出水样中氨氮含量。 在修改稿中已做修改。 问题 2、作者没有交代,测浊度,定k值时,是否加纳试剂?如加了,在420,650nm处的浊度都有与氨与碘化汞反应形成胶体的贡献,且与氨/碘化汞反应形成胶体有关的浊度与氨氮
2、浓度直接相关。 因此,作者所提的方法不成立。 本文在确定K值时,没有加入纳氏试剂,而是直接测定水样中的420nm与650nm吸光度,所以k值不包含氨与碘化汞反应形成胶体贡献的吸光度。 相反由于通过公式 (5)确定的氨氮净吸光度扣除了基线漂移与浊度贡献的吸光度,结果更接近于氨氮显色后的真实吸光度。 问题 3、从表2上看,不同水体的k值大小不同,从最大2.44到最小1.76,差别相当显著。 用2.1做常数,所带来的相对偏差在10%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没有围绕k值的估算误差对最终结果带来的影响做必要的数学分析。 由于实际水体
3、本身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其650nm与420nm的吸光度有差别,确定k值目的是为了扣除显色后在420nm波长处由浊度与基线漂移贡献的吸光度。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420nm波长处吸光度远远大于650nm波长处的吸光度,所以K值并不是氨氮含量的决定性因素。 以表3中某次水样检测数据为例,水样显色后420nm与650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为0. 357、0.020,之间差了17.85倍,而k值为2.1,也就说由浊度与基线漂移在420nm处贡献的吸光度仅为0.042,并不能对氨氮含量的检测带来较大的误差,但又比不扣除浊度与基线漂移的吸光度更为准确。
4、 针对第二审稿人意见修改说明问题 1、第三页,“2.1”中,描述到可以根据图1表示的方法准确检测水样中氨氮的浓度,作者应将具体的检测方法与检测浓度范围表述清楚。 图1中的参照的方法为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xx),检测浓度范围为0.0~2mg/L,已在文章做相应修改。 问题 2、第四页,“针对污染较轻而浊度大的水样,可以不进行水样预处理而直接检测”,从哪些具体的方面可以判断出水样可以直接进行检测。 本文主要针对地表水(湖泊、河流、景观水等具有生态修复的自然水体)中氨氮的含量的测定,暂时不适用于特种水体(畜禽养殖废水、冶炼厂废
5、水等)中氨氮的测定。 因此,叙述可能欠缺严谨性,已在修改稿中做相应修改。 内容仅供参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