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455652
大小:491.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2-07
《通信对抗原理(冯小平)全书第5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5章通信侦察系统的灵敏度和作用距离5.1通信侦察接收机灵敏度5.2通信侦察系统的作用距离5.3通信侦察系统的截获概率习题5.1通信侦察接收机灵敏度5.1.1噪声系数噪声系数是衡量接收机内部噪声的一个物理量,它定义为接收机输入端信噪比与输出端信噪比之比,即(5.1-1)如果接收机的增益为G,G=Sout/Sin,则(5.1-2)上式表明,噪声系数是接收机输出端的总噪声功率Nout与其输入端的噪声功率经接收机放大后得到的噪声功率GNin的比。接收机输出噪声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接收机输入的噪声被放大后的输出,其二是接收机内部产生的噪声。因此,噪声系数总是大于
2、1的,它表示了输出信噪比恶化的程度。将上式写成对数形式,噪声系数的意义就更清楚:(5.1-3)噪声系数表示输出信噪比恶化的程度,它说明,由于接收机内部噪声的存在,其输出噪声功率总是大于其输入噪声功率。接收机输出噪声是由其内部的放大器、滤波器、混频器等单元电路产生的,这些单元以级联方式完成接收机的功能。下面讨论级联电路的噪声系数的计算问题。设两级级联电路的噪声系数和增益分别为NF1、NF2和G1、G2,则级联后其总的噪声系数为(5.1-4)类似地,n级级联电路的总噪声系数为(5.1-5)由上式可以看出,当后级电路增益很高时,总噪声系数主要取决于前级电路的噪声系
3、数。因此,为了降低总噪声系数,需要适当提高第一级电路的增益,同时降低它的噪声系数。接收机的第一级通常是低噪声放大器,它的增益和噪声系数对于整个接收机的噪声系数有极大的影响。此外,后级电路对总噪声系数的影响较小,其位置越接近输出,影响越小。5.1.2接收机灵敏度接收机灵敏度是接收机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通信侦察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接收机灵敏度与噪声系数有关,它是指在接收机与天线完全匹配的条件下,接收机输入端的最小信号功率。由噪声系数的定义,接收机输入端的信号功率为(5.1-6)当接收机与天线完全匹配时,接收机输入端的噪声功率为Nin=KT0Bn(5.1
4、-7)其中,K=1.38×10-23(焦耳/度)是波尔兹曼常数;T0是标准温度(290K);Bn是接收机等效噪声带宽(Hz)。接收机灵敏度定义为接收机输入端的最小信号功率,它表示为(5.1-8)可见,接收机灵敏度与接收机等效带宽、噪声系数和输出信噪比等有关。接收机灵敏度经常用分贝形式表示,对上式取对数,并且将K和T0的值代入,经过简单的计算,可以得到 Prmin=-174+10lg(Bn)+NF+SNRo(dBm)(5.1-9)式中,噪声系数NF、输出信噪比SNRo以dB为单位;等效噪声带宽Bn以Hz为单位。值得指出的是,上式中的噪声带宽、噪
5、声系数、输出信噪比必须在同一个检测点计算。如在中频放大器输出端检测,则三者分别是中放带宽、中放噪声系数和中放输出信噪比。如果是在信号处理器输出检测,则它们分别是信号处理器的分析带宽、中放输出信噪比,而噪声系数包括射频通道噪声、ADC量化噪声、信号处理器截断噪声等在内的接收机总噪声系数。在式(5.1-9)中,信噪比是检测信噪比,没有考虑信号处理的影响。设某通信侦察接收机的中频放大器输出信噪比为8dB,中频带宽2MHz,射频前端噪声系数为12dB,则它的灵敏度为Prmin=-174+10lg(2×106)+12+8=-91(dBm)考虑信号处理对信噪比的
6、改善作用,如信号处理采样FFT处理,FFT的分辨率为25kHz,则接收机灵敏度为Prmin=-174+10lg(25×103)+12+8=-110(dBm)可见,由于信号处理提高了输出信噪比,接收机灵敏度提高了19dB。其本质是由于FFT分析的作用,等效噪声带宽由2MHz下降到25kHz,使接收机灵敏度提高。考虑到信号处理对接收机灵敏度的贡献,将式(5.1-9)修正为Prmin=-174+10lgBn+NF+SNRo-Gp(dBm)其中,Gp是信号处理增益,它定义为信号处理输入、输出信噪比改善比,即对于FFT分析和信道化处理,信号处理增益的理论值是其
7、输入信号带宽与输出信号带宽之比。而由于ADC量化噪声和信号处理截断噪声的存在,实际处理增益比理论值低2~5dB左右。在接收机设计时,经常需要将灵敏度转换为噪声系数,射频前端的噪声系数为NF=174+Prmin-10lg(Bn)-SNRo(dB)(5.1-10)5.2通信侦察系统的作用距离信道是通信信号传播的途径。对于无线通信系统,无线信道的电磁波的主要传播方式有直接波、表面波、反射波、折射波、绕射波和散射波等。在视距范围内的地-空、空-空通信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直接波,它的传播模型可以用自由空间传播模型描述。而地-地通信则复杂得多,可以采用地面反射传播
8、模型描述。5.2.1自由空间电波传播模型设在自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