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讲座PPT.ppt

DIC讲座PPT.ppt

ID:49446009

大小:819.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2-05

DIC讲座PPT.ppt_第1页
DIC讲座PPT.ppt_第2页
DIC讲座PPT.ppt_第3页
DIC讲座PPT.ppt_第4页
DIC讲座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DIC讲座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定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是一种发生在许多疾病基础上,由致病因素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的综合征。病因感染是临床最多见的病因(31~43%):包括细菌、病毒、原虫等。①细菌主要为G-菌。②病毒常见的有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肺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脑膜炎等。③原虫:疟疾、黑热病等。恶性肿瘤(24~34%):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实体瘤中胆管癌、结肠癌。病理产科(4~12%):妊高征、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滞留。手术和创伤(1~5%):发病机制1.

2、组织损伤,组织因子(TF)释放入血,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2.血管内皮损伤,FXII激活,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3.血小板活化,多部位促进凝血反应。4.纤溶酶激活,致凝血-纤溶进一步失调。DIC发生过程中,凝血酶与纤溶酶的形成是两大关键因素,为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减少及纤溶亢进等改变的重要机制。DIC促发因素: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受抑制,见于重症肝炎、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等;②纤溶系统活性降低;③高凝状态,如妊娠等;④其他因素如缺氧酸中毒、脱水、休克等。三、病理及病理生理(一)微血栓形成:微血栓形成是DIC的基本和特异性病理变化。其发生部位广泛,多见于肺、肾、脑、肝、心、

3、肾上腺、胃肠道及皮肤、粘膜等部位。主要为纤维蛋白血栓及纤维蛋白-血小板血栓。(二)凝血功能异常:①初发性高凝期:为DIC的早期改变。②消耗性低凝期:出血倾向显著,PT显著延长,血小板及多种凝血因子水平低下。此期持续时间较长,常构成DIC的主要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异常。③继发性纤溶亢进期:多出现在DIC后期。(三)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微血栓形成、血容量减少、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心功能受损等因素造成微循环障碍。血管内微血栓DIC的发病与症状之间的关系(一)出血倾向特点为自发性、多发性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多见于皮肤、粘膜、伤口及穿刺部位;其次为某些内脏出血,如咯血、呕血、血尿、便

4、血、阴道出血,重者可发生颅内出血。发生率为84%~95%。(二)休克或微循环衰竭为一过性或持续性血压下降,早期即出现肾、肺、大脑等器官功能不全,表现为肢体湿冷、少尿、呼吸困难、发绀及神志改变等。发生率约为30%~80%。(三)微血管栓塞:微血管栓塞分布广泛,发生率40%~70%。浅层栓塞:表现为皮肤发绀,进而发生坏死、脱落、多见于眼睑、四肢、胸背及会阴部,粘膜损伤易发生于口腔、消化道、肛门等部位,呈灶性或斑块状坏死或溃疡形成。深部器官栓塞:;多见于肾、肺、脑等脏器,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呼吸衰竭、意识障碍、颅内高压综合征等。(四)微血管病性溶血:可表现为进行性贫血,贫血程度与

5、出血量不成比例,偶见皮肤、巩膜黄染。约见于25%的患者。(五)原发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1)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延长3秒以上)。(3)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10秒以上或缩短3秒以上)。(4)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常<1.5g/L)。(5)因子Ⅴ、Ⅶ、Ⅷ活性降低。(6)血浆纤维蛋白肽A升高。(7)鱼精蛋白副凝(3P)试验阳性。(8)乙醇胶试验阳性。(9)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多(>20mg/L)。(10)D-二聚体含量升高(阳性)。(11)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12)纤溶酶原(Fib)含量降低。(13)外周血涂片可见

6、>2%的破碎红细胞。(14)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降低(正常>85%)。(15)血浆血小板激活的分子标志物β-TG、PF4升高,血浆GMP-140分子数增多。(16)凝血酶碎片(F1+2)升高。(17)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阳性。(一)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1)存在易引起DIC的基础疾病。(2)有下列二项以上临床表现:①多发性出血倾向;②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③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的症状、体征,如皮肤、皮下、粘膜栓塞性坏死及早期出现的肺、肾、脑等脏器功能衰竭;④抗凝治疗有效。2.实验室检查同时有下列三项以上异常:(1)血小板<100×109/L

7、或进行性下降(但肝病、白血病则要求血小板<50×109/L),或有下述二项以上血浆血小板活化产物升高:①β血小板球蛋白(β-TG);②PF4;③TXB2;④GMP-140(P-选择素)。(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但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1.8g/L,肝病<1.0g/L或>4g/L)。(3)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肝病时FDP>60mg/L),或D-二聚体水平升高或阳性。(4)PT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或呈动态性变化(肝病时延长5秒以上)。(5)纤溶酶原含量及活性降低。(6)A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