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409996
大小:503.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02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五四学制)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五四学制)期中考试试卷D卷一、单选题(共12题;共12分)1.(1分)下列对校园生活中物理量的估计,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夏天教室内的温度约为45℃ B.书桌上的中性笔落到地上用时约为10s C.书桌的高度约为80cm D.教室内每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100W 2.(1分)如图所示的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帆船相对于大地是静止的 B.空中的雨滴相对于帆船是静止的 C.空中的雨滴相对于牛是静止的
2、D.地面上的人相对于大地是静止的 3.(1分)下列速度-时间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第14页共14页C. D. 4.(1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 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真空也能传声 5.(1分)如图,是一组活动卡上的实验图片,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是()A.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3、 B.塑料尺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C.敲动盆子泡沫屑跳动 D.将吸管的另一端逐渐剪短 6.第14页共14页(1分)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 C.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D.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7.(1分)因为有了光,世界才会如此绚
4、丽多彩,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黄颜色的花是因为黄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B.假如光在同种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做操时队伍更容易排直C.坐在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这属于光的漫反射现象D.光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8.(1分)如图所示,是跳伞运动员在匀速直线下落过程中,下落的速度v、下落的路程s、重力做的功W和重力做功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 9.(1分)“猴子捞月”中,猴子捞不到月亮,这是因为水中的“月亮”是()A.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实像 B.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虚像 第14页共14页C.光的反射而成的实像 D.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 10.(1分)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手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海市蜃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小女孩在平面镜中看到的是自己的虚像D.在漫反射中,不是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1.(1分)下列四幅图片中,现象与解释对应正确的是()A.雕像的影子--光的
6、折射 第14页共14页B.桥的倒影--光的反射 C.露珠--汽化 D.雾凇--凝固 12.(1分)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从声音的传播环节控制噪声D.发声扬声器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二、填空题(共10题;共10分)13.(1分)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cm,该尺子的分度值是________.第14页共14页14
7、.(1分)在学习声音的特征时,小夏在示波器上看到了四种声音的振动波形,如图所示,根据波的特征分析可知:________和________可能是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的同一个位置发出的两个声音;________和________ 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音调和响度均相同的两个声音。15.(1分)小翠同学漫步在风光旖旎的雾江平湖湖畔,同时看到了水中的矫健雄鹰和欢快鱼群,她看到水中的雄鹰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水中的鱼群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16.(1分)“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 ___
8、_____很大;“隔墙有耳”说明 ________;“天坛的回音壁”是声音 ________造成的.17.(1分)小明在探究某个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时,通过测量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s=________。t/s24681012s/m12345618.(1分)长沙“橘洲音乐节”在洋湖湿地公园开唱,“情歌王子”张信哲的倾情演唱,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大合唱.歌声通过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