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子翻译.doc

文言文句子翻译.doc

ID:49390913

大小:25.0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2-29

文言文句子翻译.doc_第1页
文言文句子翻译.doc_第2页
文言文句子翻译.doc_第3页
文言文句子翻译.doc_第4页
文言文句子翻译.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句子翻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句子翻译》复习课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掌握文言文句子翻译的一般方法。2、学生能够准确通顺地翻译初中阶段课内文言文的句子。3、牢固掌握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的知识,灵活运用,能翻译浅显的课外文言文句子。教学重点;分析近几年中考试卷中的文言句子翻译,把握考试方向。通过练习,掌握有效的复习方法。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揭示本节课复习内容:这节课复习有关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有关内容。二、分发课前老师印的资料:注:此资料内容有关文言文句子翻译的一些知识,部分内容参考有关资料:《文言文阅

2、读》印发资料内容如下:文言文句子翻译是中考必考题型,中考文言文翻译的对象主要是文章中的经典句子或者理解有难度的句子或者含有某种语法现象的句子。9文言句子翻译的基本要求有两点:一是准确;二是通顺。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理解原文词句篇章的意思,并用现代汉语准确的把它表述出来;所谓通顺,就是要求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使人看得懂,读起来不别扭。文言文翻译的一般方法:一般情况下,每遇到一个句子,一是抓重点字词,落实重要字词是文言文句子翻译的重点,对文中出现的重要词语的理解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灵活理解,特别

3、注意的是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二是要注意一些句式,常见的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等,有时还会选取文章中的重要句子,即文中揭示文章主旨、反映人物性格、体现文章特色的句子。我们在做题时可采用这样的方法,一是直译,就是用现代汉语对原文进行对应翻译,做到字字落实,二是意译,就是不采取实词虚词字字落实的方法,仅是根据文章的意思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落实,直译为主,直译意译相结合”的原则,结合以下几点准确无误的翻译句子:1、留即保留,就是保留文

4、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地名、人命、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帝号、度量衡等,在翻译时都可以直接保留,不必译出。如: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翻译成:太守是谁,是庐陵欧阳修。2换即更换,主要涉及到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9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句中的“妻子”“绝境”两个词古今都在用,但意思不同。“妻子”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指男子的配偶。而在文中的意思应该是“妻子和儿女”,“绝境”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出路的境地”,而在文中指的是“与世隔绝

5、的地方”又如:同舍生皆被绮绣。“被”是“披”的通假字,意思是“穿”3删就是删去文言文的某些虚词,文言句中的某些虚词,有时只表停顿,有时只为凑足音节,有时只起连接作用,有时用在句子开头,引起下面的议论抒情等,没有实在意义,这些词语可删去不译。如:若日出而林霏开。句中的“若夫”是发语词,用在一句话的开头,引发议论或描述,并无实在意义,翻译时可删去。又如:予独爱莲指出淤泥而不染。“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需翻译。4、补即填补,文言文句子往往会省略一些成分,翻译时应该作必要的补充。如:见渔人,乃

6、大惊。翻译时补充省略的成分,(村中人)见渔人,(村中人)乃大惊。5、调即调整,文言文的一些句式和现代汉语不同,如倒装句中的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状况,翻译时应按照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加以调整。如:何陋之有?应该是:有何陋?9时人莫之许也。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6、贯即贯通,就是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的翻译。如: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根据文意,“四境之内”应是“全国百姓”的意思。又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中关键词是虚词“以”,根据上下文,应译为“因为”,这句还运用里互文的修辞

7、手法,所以这两句应贯通起来翻译,“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一、学生阅读资料内容。四、教师对资料内容作讲解强调。五、中考试题解析:多媒体显示:(1)、2007年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语段选自课文《送东阳马生序》,考到的文言文翻译的句子是:1.、俟其欣悦,则又请矣。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分析:这两句句式上没有难度,主要抓住重点词语,“俟、请、以、若”同学基本能把握,另外“口体之奉”可根据上下文理解为“吃的穿的”,翻译时句子通顺就可以了。学生翻译完完整的句子。多

8、媒体显示:(2)2008年中考试题考到《唐雎不辱使命》中的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9由学生分析:这两句也是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掌握程度,如:1句中加(给予),以(用),易(交换)2句中夫(发语词,不译)我们可根据上面的方法,翻译时删去,徒(只,只是),重点是“以”的用法,前面是“凭,凭借”,后面的是“因为”,这就考到了一词多义现象,我们用“换”的办法。抓住重点词语后,翻译通顺就可以了。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加以表扬。多媒体显示:(3)2009年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