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危重症(试行).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危重症(试行).pdf

ID:49370165

大小:209.4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危重症(试行).pdf_第1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危重症(试行).pdf_第2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危重症(试行).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危重症(试行).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附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危重症病例诊疗方案(试行)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危重症病例的定义(一)重症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条:1.呼吸频率增快(≥30次/分),呼吸困难,口唇紫绀;2.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3.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1mmHg=0.133kPa);4.肺部影像学显示多叶病变或48小时内病灶进展>50%;5.合并需住院治疗的其他临床情况。(二)危重症病例。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2.出现休克;3.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

2、ICU监护治疗。二、重症、危重症病例的治疗(一)治疗原则。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积极进行生命支持,防止器官功能损害,治疗基础疾病,积极防治并发症。(二)积极氧疗。重症、危重症患者应提供积极的氧疗,维持SpO2在90%以上,或PaO2在60mmHg以上;4通过储氧面罩吸氧(流量为10-15L/min,吸入氧浓度60-95%)方便、快捷,但不适合于存在CO2潴留的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可以提供60L/min的流量和高达100%的吸入氧浓度。高碳酸血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多器官衰竭或神志异常的患者不适合进行经鼻高流量氧疗。(三)机械通

3、气。对于氧疗无法改善的患者应及时行机械通气治疗。可首选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时应逐步提高无创通气的压力水平,以使患者逐步适应。无创机械通气需要更细致的观察,重点是面罩是否漏气以及患者是否与呼吸机有良好的同步。如密切观察2小时,病情无改善,或患者不能耐受无创通气、气道分泌物增多、剧烈咳嗽,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及时行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时应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即给予较低的潮气量(预计体重4–8ml/kg)和较低的吸气压力(平台压<30cmH2O),以降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重度的ARDS应使用较高的PEEP,

4、每天进行>12小时的俯卧位通气,必要时可采取肺泡复张等治疗方法。如机械通气仍无法改善患者氧合,则应进行体外外膜氧合(ECMO)治疗。对于没有循环障碍的患者,应适当限制液体入量,以减少肺水肿。(四)循环支持。充分液体复苏下,仍持续顽固性低血压,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平均动脉压(MAP)≥65mmHg,且血清乳酸水平仍≥2mmol/L,则考虑脓毒症休克。充分液体复苏是救治5的关键。复苏初始3小时内,应给予至少30ml/kg的等渗晶体液。不应使用低渗晶体液、淀粉类或明胶类来复苏。在治疗过程中,为防止液体过多带来的容量负荷过重,应进行

5、血液动力学监测。如果在充分液体复苏后休克仍持续,则需要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成人目标平均动脉压≥65mmHg。重症患者应酌情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持治疗对患者救治至关重要,应给予充足的热量及营养物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2020年1月日印发校对:杜青阳6《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危重症(试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