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354689
大小:3.24 M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2-03
《伏尔塔瓦河 (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交响诗交响诗是一种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文学性的交响诗称为“音诗”,描写自然景物等绘画性的交响诗称为“音画”,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的交响诗称为“交响音画”。这种音乐体裁创始于十九世纪中叶,创始者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此外,音画、交响画、交响素描、交响图景、交响叙事曲、交响传奇曲、交响童话、交响幻想曲等体裁也属于交响诗的范畴。西洋管弦乐队→→→→铜管乐器木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圆号大号小号长号萨克斯管西洋铜管乐器大管单簧管短笛长笛双簧管西洋木管乐器西洋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竖琴
2、现代交响乐队中的大型拨弦乐器。竖琴的框架呈中空的三角形弓状,张弦47根,在下面设有七个踏板,用以调节琴弦的音高或用来转调。演奏时,用双手拨奏,既可拨奏旋律,也可拨奏和弦。竖琴的音色与钢琴较为相似,但较钢琴轻柔飘逸。其最佳音质在中音区,音响犹如行云流水,华丽而富于幻想。定音鼓大军鼓小军鼓三角铁镲架子鼓“母亲河”沃尔塔瓦河是纵贯捷克南北的一条大河,被捷克人民称为“母亲河”。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是被称为“捷克民族音乐之父”的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代表作,是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共六个乐章)中的第二乐章。1874年首次公演就受到公众的热烈欢迎。它是
3、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它运用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描绘了发于舒马瓦山的一冷一暖两条小溪,汇合成为沃尔塔瓦河,流经了森林、田野、乡村、圣约翰峡谷、布拉格城,最后归入易北河的全部流程。它描绘了捷克的光辉历史和风土人情。斯美塔那(1824—1884)捷克作曲家,民族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交诗《沃尔塔瓦河》,(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首)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管弦乐曲《凯旋交响曲》等。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作于1874年,当时斯美塔那已遭到耳聋病魔的残酷折磨。他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写完了这部巨作。这是一部充满对祖国和人民深刻的爱、对未来和
4、光明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乐观精神的颂歌。有人评价:这部巨作简直就是一部用声音描绘的壮丽画卷。他全聋后,仍以顽强的毅力创作了许多作品,为发展捷克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被誉为“捷克近代音乐之父”。曲式结构奏鸣曲式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引子尾声︷︷︷沃尔塔瓦河主题林中狩猎乡村婚礼月光下水仙女的舞蹈次日清晨的沃尔塔瓦河圣约翰大峡谷源头音乐欣赏沃尔塔瓦河的源头是两条小溪。在乐曲的引子里,长笛和单簧管的两种不同的流动音型,形象地而现了黎明时分沃尔塔瓦河源头的潺潺淙淙的山泉。小提琴清脆的拨弦和竖琴晶莹剔透的泛音不时出现,犹如清泉涌出的浪花飞溅,闪烁着点点
5、银辉……弦乐器奏出了宽广、抒情的基本主题。这个主题充满了迷人的诗意,时而又有着史诗般咏唱的特征,抒发了作者对沃尔塔瓦河的无限热爱。沃尔塔瓦河流过了茂密的森林,猎人的号角以明朗的大调色彩在森林中回响着。这段音乐表现了正午时分的大河在山门沟壑中翻腾、奔跑,一往无前。沃尔塔瓦河流过了村庄,岸边传来了轻盈欢快的波尔卡舞曲。这是黄昏时分,村民们正在载歌舞地举厅婚礼。 欢快的节奏向远处隐去,舞曲的回声逐渐消散,音乐也逐渐转弱。木管乐器宁激柔和的鸣响中,夜幕徐徐地降临了。音乐充溢着神秘幻想的色彩。优美动人虚无飘渺的主题由加了弱音器的小提琴在高音区缓
6、缓地奏出,这是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银白的鳞鳞月光下翩翩起舞。长笛和单簧管不停地吹奏着流动音型,朦胧的月光倾泄,沃尔塔瓦河静静的流淌着。黑夜将逝,表现沃尔塔瓦河的基本主题在黎明中出现。音乐渐强,乐队的全奏,铜管乐肆虐的喧嚣,木管乐尖锐的啸叫,描写了河流在圣约翰湍滩,峡谷中所形成的汹涌激流,惊涛骇浪猛烈地撞击着陡崖峭壁,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达到了戏剧性的高潮。终于,滔滔的河水映着初升的太阳冲出了险境,景色豁然开朗。沃尔塔瓦河变得波澜壮阔,意气风发。大调的基本主题由乐队全奏着,显得更加宽广妩媚而感人至深,充满了欢乐利力量
7、。沃尔塔瓦河流过了布拉格古老的维谢格拉德城堡,第一首交响诗中史诗般的“维谢格拉德”主题两次响起,这个主题象征着捷克人民的伟大和光荣,整部交响诗集也有机地贯穿在一起。最后,小提琴上奏出了波动的旋律,宛如河水从容地流向天际,流向远方……林中狩猎小号、圆号奏出号角主题来描绘沃尔瓦河正流过一片茂密的森林。BackX.XXXXXXXXXX.XXXXXXXXX乡村婚礼运用捷克民间波尔卡舞曲,表现村民们热闹喜庆的婚礼场面。波尔卡节奏Back2/4XXX水仙女的舞蹈长笛、单簧管奏出起伏波动音型,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优美动听慢板旋律,好似水仙女在月光下翩翩
8、起舞。Back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