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353269
大小:41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2-29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课题师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记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2.认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的途径,端正学习态度。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教学难点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手记(重点内容:学情分
2、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学生可能行为预见及对策等)-8-用心爱心专心一、检查作业。二、诵读第3段。1.齐读第三自然段。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3.教师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4.问: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自己,善者,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
3、。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5.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个说法的实质是什么?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1)“圣人无常师”出自《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贡语)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不能尽知,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习。孔子向这么多的人学习,给我们树立了榜样。(2)人总是有长处也有短处的,用这种观点来看周围的人,才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只查背诵一题,其余二题在诵读和总结过程中自然完成。⊙这段文字浅显,又富于节奏变化,易
4、于成诵。诵读前可作简要提示,以利迅速记诵。学生能大体背诵下来后就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加深理解。【板书】三、举例宣扬从师的好风气(例证、引证、因果论证)-8-用心爱心专心(3)韩愈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告诉我们要向闻道在先的人学习,向术业上有专长的人学习,是很有意义的。6.齐诵一遍。背诵线索提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
5、(“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三、总结全文1.本文的思想意义。导入: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这句话十分重要。唐初,文坛上继承六朝文风的余绪,写的是“近体文”即骈体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缚人的思想。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他本人则取法于司马迁、司马相如和扬雄;当时有许多人都跟着学,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官学)任教。当时的社会是怎样一副样子呢?门阀制度下,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
6、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的很直白: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古语有云:“经师易寻,人师难觅。”所以说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文章正是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让我们千百年后依然能通过文字发现“百代宗师”韩愈那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提问: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个方面的表示?明
7、确:文中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的表示,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任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影响。小结:本文的思想意义在于:(1)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此,“道”就是择师的主要标准,“道”在即师在。(2)“传道”就是传授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道统,韩愈既以儒家道统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师说》,“抗颜而为师”。(3)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近体文即骈体文。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苏轼十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