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352857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9
《《涉江采芙蓉》教案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二《涉江采芙蓉》教案2教学目标:一、感知层次:1、了解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涉江采芙蓉》。二、感受层次:1、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三、感悟层次:1、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2、古诗中“思乡怀人”情感的审美价值。教学重点: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情感,培养诗歌鉴赏能力。教学设想:1、教具:多媒体。2、教法:诵读法、讨论法、赏析法。3、教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投示:“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由回顾“诗歌(古风)发
2、展脉络”导入新课:我在刚学过的《孔雀东南飞》一课中给大家归纳过“诗歌(古风)发展脉络”这一知识点,不知同学们还有印象吗?即《诗经》——楚辞——乐府民歌。由于当时只学到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孔雀东南飞》,所以只归纳到此。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诗歌(古风)的又一个重要阶段——《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有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
3、言之冠冕”。 钟嵘《诗品》评价道:“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今天,我们首先学习其中的一篇《涉江采芙蓉》,“窥一斑而见全豹”,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大家对《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有一个初步的感悟。二、诵读感知1、多媒体范读。2、学生自由朗读、试背诵。3、提问:诗歌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是谁?(诗歌中出现可能是“思妇”也可能是“游子”形象。以下我们是从“思妇”的角度来鉴赏。)整体感知:全诗抒发了游子思念亲人(妻子)、思念家乡的情感。1、2句:涉江郊游采摘芙蓉3、4句:人在远方心愿难遂5、6句:回望故乡长路漫漫7、8句:天各一方忧伤难遣三、鉴赏品味1、朗读“涉江采芙蓉,
4、兰泽多芳草”一句,思考: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在什么环境下登场了?她要做什么?结合多媒体图片明确:抒情主人公在芳草萋萋的江边出现了,她要去采摘芙蓉花。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作用?讨论、交流: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3、朗读“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两句,回答:提问:抒情主人公采芙蓉花做什么?讨论、交流:送给“所思”之人。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明代郭登《送岳委方还京》:“年年长自送行人,
5、折尽边城路旁柳。”),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陆凯《赠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又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甚至是红豆,都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既可以传达对亲朋的关怀和思念,又可以寄托对亲朋的美好祝愿。提问:这两句的语气如何?在诗歌结构上具有什么作用?讨论、交流:自问自答,语气缓和。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4、朗读“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这些意
6、象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讨论、交流:“旧乡”“长路”。“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将“远道”意思说尽。提问:全诗其他六句都可以理解成“思妇”的语言,惟独这一句像“游子”的口吻。你能试着理解这一句吗?讨论、交流: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不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张玉谷《古诗赏析》)的“悬想”方式,从而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5、朗读“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两句,思考: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
7、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讨论、交流: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6、读完这首诗,你认为这首诗的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讨论、交流:思妇对远在外地的游子的思念。(或:游子思念爱人、家乡的思想感情。)诗歌前四句描绘一位思妇采摘芙蓉花送给在外的游子,却又无法送到的情景,以乐景写哀情,间接表现了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五、六两句采用“悬想”的手法,设想游子在外的情态,表现思妇的痛苦思情。最后两句先叙述了“同心离居”的生活现状,后直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