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复习与测试 (2).doc

章节复习与测试 (2).doc

ID:49276626

大小:82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2-29

章节复习与测试 (2).doc_第1页
章节复习与测试 (2).doc_第2页
章节复习与测试 (2).doc_第3页
章节复习与测试 (2).doc_第4页
章节复习与测试 (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章节复习与测试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菲律宾的经验教训:慎重选择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布时间:2014年5月4日 作者: 来源:上海农业网  早在上世纪初,菲律宾经济已经获得较快发展,尤其是至60年代前的30多年,菲律宾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被舆论称为“亚洲典范”,其现代化水平仅次于当时的日本。在菲律宾快速发展时期,韩国、朝鲜及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大量劳动力输出到菲律宾就业。  但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菲律宾经济走向衰退,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国民生活日趋艰难。其原因多方面,有一点非常关键,就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对待农民、农村和农业。  

2、1898年美国从西班牙手中接管菲律宾。在美国农业发展道路的影响下,菲律宾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主要依靠资本的力量改造小农经济,西方农业跨国公司和本国资本家控制菲律宾农业和农村的金融保险,土地交易,农产品加工、流通、仓储,生产资料生产和销售,技术服务和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农民只能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大量自耕农和佃农在大公司的挤压下破产,失去土地后被迫做资本家的农业工人。随着技术的进步,农业资本家和地主所需要的农业工人越来越少,大量的失地和失业农民涌进了城市。随着城市产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就业岗位增长下

3、降,进城的很多农民工找不到工作,失业问题转化成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加上军人走上菲律宾政治舞台,政局不稳,社会动荡,经济衰退日趋严重,反过来使失业不断增加,以致恶性循环。  与20世纪60年代前相反,60年代中期后菲律宾的劳动力源源不断输出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及世界各地,仅香港就有70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菲律宾女佣,菲佣成为菲律宾整个国家的名片。时至今日,菲律宾尚有3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每10个菲律宾人中就有一个背井离乡谋生,约800万人在海外打工。  菲律宾人的主食是大米。目前菲律

4、宾已是世界最大的大米进口国。如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时,菲律宾对大米进口量就达240万吨,居世界首位,被舆论认为是导致国际大米价格上涨的导火索,或国际粮食安全保障的不稳定因素。  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曲折之后,菲律宾认识到了本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问题,不得不进行改革,学习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经验。菲政府扶持小农组织,建立以金融合作为核心的综合农协,变传统小农为组织化现代小农,农村经济都由农民协会主导发展,农民不仅分享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收益,还分享农村金融保险、加工、流通、储藏、市场

5、资料生产供应、技术服务、农产品超市和土地农转非等诸多方面的绝大部分收益。这些改革目前仍在进行之中。  菲律宾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经验教训说明,人口密度较大的农业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道路选择对全局具有决定性影响。农村人口基数较大,减少农民是一个长期过程。农村经济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要保护农民分享农村经济各方面的收益。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力量是农民,至关重要的是,政府要帮助农民提升能力,保护农民,组织农民,武装农民头脑,增强农民经济实力。  另据相关研究,拉美国家城市化过程中也存在

6、类似菲律宾的情况,这些国家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农业现代化水平,造成城市人口过快增长、城市住房、就业、社保、贫困化及两极分化、社会治安等社会顽疾。片面追求城市化的结果,使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欲速不达,浪费了近半个世纪的宝贵时间。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农民的收入大幅增加,现代农业建设和城市化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的核心战略之一。但在我国农业劳力转移和城市化关系上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有人提出中国必须在几年内转移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笔者

7、认为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是牢固的农村经济基础及发达的第二产业即工业现代化水平,这是一个国家第三产业发展特别是城市化发展的现实基础。农业劳动力转移及城市化进程是伴随着这个过程逐渐进行的。一定意义上,这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而不是人为的过程。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来说,短期内难以做到。从我国的实际来看,再经过下一个30年的改革,或许才有可能从真正意义上转移我国几亿农业剩余劳动力,从而我国的城市化才有可能发生质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只能引导而不能人为超前推进。  与推进城市化相

8、比,解决“三农”问题仍然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也是当前中国改革攻坚的难点所在。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说,农村制度需求巨大与制度供给不足仍然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大瓶颈。换言之,就是必须通过新一轮的改革为夯实农村社会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当前中国的农业劳动者大量涌进城市只是为了弥补农村收入之不足,而不是在三次产业发展基础之上的农业劳力转移。近些年,我国农民收入的增加部分,主要是劳务收入。进入城市的农民工由于没有城市户口,享受不到与城市人口相等的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