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273041
大小:278.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2-02
《矿山机械1-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篇第一章矿井轨道轨道运输是目前我国金属矿山的主要运输方式。轨道运输的主要设备:轨道、车辆、牵引设备、辅助机械设备等。§1-1轨道结构及轨型选择一、轨道结构及轨型选择:1、目的:铺设轨道是为了减小车辆运行时的阻力。2、要求:牢固、平稳,有一定的弹性,以缓和冲击和振动,提高轨道和车辆的使用寿命。3、表示:平面图:线路的平面位置,表示曲率半径的大小,表示曲线与直线的连接(R越大越好,力求成直线)纵断面图:反映线路的坡度,起伏不应太大,尽量缓和4、组成:上部建筑:钢轨,轨枕,道床,接轨零件(道钉,鱼尾板,垫板)下部建筑:巷道底板。矿山机械(提升与运输部分)第一篇第一章矿井轨道
2、(1)钢轨:有轨头,轨腰和轨底之分。作用:①直接承受列车负荷→传递力:把负荷传给轨枕,道床和底板。②自身形成导轨→减小列车运行阻力。断面形状:钢轨钢,工字型断面(断面很小,但能承受较大的抗弯力矩)。矿用标准钢轨的规格见P1,表1-1轨型(钢轨的型号)表示:(kg/m)重轨:>24kg/m:运行列车重,速度大,行车次数多时采用轻轨:8~24kg/m型号的选择依据:①运输量,②使用年限,③机车质量,④矿车载重量,⑤列车速度大小轨型可参考P2,表1-2选取。第一篇第一章矿井轨道(2)轨枕:作用:①固定钢轨,使钢轨保持规定的间距;②承受钢轨所传来的压力,而且将力均匀地传给道床。分
3、类:①木轨枕:优点:弹性好,加工制造容易,价格低廉,安装方便。缺点:容易腐蚀,维修工作量大(防腐处理---表面涂上沥青)。②钢筋混凝土轨枕:优点:稳定性好(质量大),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低,不怕矿坑水的腐蚀,取材和制造方便。缺点:无弹性。解决方法是在钢轨底和轨枕之间加橡胶块。矿山多用此种轨枕。第一篇第一章矿井轨道③金属轨枕:优点:轻巧,强度大,耐用。缺点:价格高,一般不采用。安装间距:轨枕间距为0.7~0.9m,遇钢轨接头处,钢轨接头不放在轨枕上,此处轨枕间距加密<0.7m。断面:轨枕多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断面,也有矩形断面的。长度:轨枕长度因轨距不同而异(轨距:两根钢轨轨头
4、内侧之间的间距)。轨枕长度≈2×轨距。轨枕规格可查表1-3、表1-4第一篇第一章矿井轨道(3)道床:作用:①传力:将负荷通过道床传给底板②防止轨枕在纵横方向移动③缓冲:(间隙)减少车轮对轨道冲击④调节轨面高度(如果地面不平)。材料:坚固,不潮解(不因潮湿而分解),不积水(不存水)→最好是碎石,块度为20~40mm(块度太大,轨枕在上容易移动,太小不够坚固,受压,易滑坡)道床的铺设:水平及<10°的巷道,道床的厚度δ>150mm。倾角>10°的斜坡上,在底板上开挖轨枕沟,沟深≈2/3轨枕厚,道床的厚度δ>50mm。第一篇第一章矿井轨道(4)接轨零件:(钢轨和钢轨之间的)连接
5、件:鱼尾板,螺栓在纵方向连接钢轨→形成轨道(钢轨在轨枕上的)固定件(扣件):道钉,钉头→把钢轨固定在轨枕上,保持一定的轨距。→第一篇第一章矿井轨道由于钢轨是电流回路组成之一,为了减少钢轨接头处的电压降,所以在鱼尾板上要固定铜片或者用导线焊接上。牵引大容量矿车时,在钢轨接头处、弯道和道岔地点的钢轨下面,均应铺设铁垫板(为了增加连接强度及增大受压面)。国外矿井轨道的铺设:把4~5节轨道焊接在一起称一组,组于组之间再用鱼尾板和螺栓联在一块。优点:提高运行速度,减少车轮与钢轨的撞击次数,提高导电性。缺点:不易拆卸和维修。第一篇第一章矿井轨道二.轨距:(1)轨距:两钢轨轨头内侧之间
6、的距离(2)轮缘距:两车轮轮缘外侧的距离(3)轮缘距、轨距的关系:减少运行阻力和轮缘磨损:防止车轮左右摆动:(4)标准轨距为了统一矿车,使巷道标准化:标准轨距:600,762,900mm采用标准轨距的意义:P3实际铺设时:+4mmSg实=Sg标-2mm第一篇第一章矿井轨道三.线路的坡度(i):纵断面图表示。定义:线路的坡度是线路纵断面上两点的高差与其间距之比,通常以千分数表示‰任意两点A,B:‰(1)整条线路是一种坡度:平均坡度:‰(2)如果整条线是由几种不同的坡度组成,则:用一加权公式来计算平均坡度‰第一篇第一章矿井轨道=3~10‰太小(<3‰):巷道排水困难过大(>1
7、0‰):阻力大,电机车所需的牵引力大设计坡度:在设计井下运输线路时,一般按3‰的坡度考虑。理想坡度(等阻坡度):重列车下坡时的运行阻力等于空列车上坡时的运行阻力,此时,所需的牵引力也相等,可以充分利用电动机的容量。第一篇第一章矿井轨道§1-2弯曲轨道车辆在弯道上运行时会产生离心力,轮缘与轨道间的阻力增大,增加车辆运行的困难。对于弯道的设计有一些特殊的要求:1、弯道半径:影响离心力和弯道阻力的因素:(1)车速V;(2)轴距Sz;(3)弯道半径RR的确定:R与V、Sz有关,最小转弯半径R由V、Sz决定。(1)在转角<90°:第一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