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干燥-常规木材干燥设备.ppt

木材干燥-常规木材干燥设备.ppt

ID:49242734

大小:7.78 MB

页数:84页

时间:2020-02-01

木材干燥-常规木材干燥设备.ppt_第1页
木材干燥-常规木材干燥设备.ppt_第2页
木材干燥-常规木材干燥设备.ppt_第3页
木材干燥-常规木材干燥设备.ppt_第4页
木材干燥-常规木材干燥设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木材干燥-常规木材干燥设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章木材常规干燥设备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和掌握常规木材干燥设备的种类;掌握典型木材干燥室的结构;掌握木材室干设备的主要结构,参数,材料;了解干燥设备的保养和维护。2.教学重点(1)木材干燥室的结构。(2)室干设备的材料、摆放位置、参数。(3)木材干燥室的墙体结构。(4)木材干燥设备的主要参数计算。(5)木材干燥室的检测装置。3.1分类3.2典型木材干燥室结构3.3木材干燥设备3.4木材干燥设备的保养维护本章主要内容3.1分类1按作业方式分:周期式连续式。2按干燥介质种类分:湿空气过热蒸汽炉气3按干燥介质循环特性分:自然循环强制循环3.2典型常规干燥室结构

2、主要内容:顶风机木材干燥室;端风机木材干燥室;侧风机木材干燥室。重点内容:1各干燥室内部主要尺寸的确定;2风机间距的确定;3风机间高度及主要结构;4进排气系统的位置确定;5温湿度装置位置的确定。6大门位置及大小的确定;7加热器位置的确定;8喷蒸管位置及结构;3.2.1顶风机木材干燥室3.2.2端风机木材干燥室3.2.3侧风机木材干燥室3.2.4各类型木材干燥室内部尺寸的确定根据材堆的尺寸,确定木材干燥室内部的尺寸材车装卸材堆的尺寸:长4000宽2000高3000叉车装卸材堆的尺寸:长2000宽1100高1100木材干燥室内部尺寸jjjjjjjjjj尺寸确定俯

3、视图叉车装卸木材干燥室内部尺寸顶风机木材干燥室风机间距的确定端风机木材干燥室风机间进排汽系统进排汽系统的总面积的计算面积的分配进排汽系统的结构进排气系统拉杆头阀体阀轴测温装置位置的确定通常放在干燥室材堆长度和高度的中心点。主要结构大门对开大门吊拉门对开大门合页结构吊挂大门加热器主要结构混合壳体墙体结构墙体的基础砖砌体金属壳体疏水器作用:阻气通水分类:热动力浮桶式热动力式疏水器的结构热动力疏水器工作原理选择疏水器的进出口压力差ΔP=P1—P2,及最大排水量而定疏水器的进口压力P1的确定:采用比分汽缸上的表压力低1/20—1/10的数值。疏水器的出口压力P2的确

4、定:如从疏水器流出的冷凝水直接排入大气(包括与大气相通的蓄水池)则P2=0;如果排入回水系统中,则P2=0.03—0.06Mpa。已知干燥室加热器的平均蒸汽消耗量为200dm/h,进入干燥室的蒸汽压力为0.32Mpa,冷凝水自由地泻入水箱,请确定疏水器的型号。解:已知蒸汽压力为0.32Mpa,则:疏水器的进口压力为:P1=0.95x0.32=0.3Mpa.由于冷凝水自由地泻入水箱,所以疏水器的出口压力为P2=0ΔP=P1-P2=0.3-0=0.3Mpa疏水器最大排水量的确定:因为平均蒸汽消耗量就是疏水器的正常排水量,所以疏水器的最大排水量=200×2=400

5、dm3/h根据已知压力差0.3Mpa及最大排水量400dm3/h,按照图3—17,可选用公称直径Dg25的S19H—16热动力式疏水器。疏水器安装与使用注意的事项疏水器应安装在供热系统中最低的位置—便于凝结水排除的地方。疏水器安装后,与地面之间要有一定的高度,以便于维修。特别是在木材干燥室在进行整体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例如,对于端风机木材干燥室的设计中,在对于加热器高度的设计时,要考虑到疏水器安装后的高度。为了使疏水器在检修期间不停止加热器的工作,要在疏水器的管路上设置旁通管路,通常把疏水器及其旁通管路称为疏水器组件。值得注意的是,旁通管路须安装在疏水

6、器的上面或同一水平面内,不可安装在疏水器的下面。定期检查疏水器的严密性,定期清洗滤网和壳内的污物;长期不用的疏水器,当再次使用时,要分解清洗。对于多间木材干燥室,疏水器的工作正常与否,不仅与疏水器自身有关,还与会水系统的畅通与否有关。木材干燥设备的防腐金属构件浸铝发兰处理砖砌墙体:涂刷环氧树脂涂料涂刷耐高温沥青第4章木材常规干燥工艺干燥装置壳体检查壳体供热通风调湿检测设备和仪表木材的堆积木材堆积的基本形式隔条及其作用1.在上下木材之间造成水平方向气流通道。使材堆在宽度方向上稳定;2.使材堆中的各层木料互相挟持,防止和减轻木材的翘曲。隔条的尺寸25X40毫米木

7、材堆积时的注意事项⒈在一个材堆中,木材的树种、厚度应相同,或树种不同而材质应相近。木料厚度的容许误差为木料平均厚度的10%,初始含水率力求一致。⒉材堆中,各层隔条在高度上应自上而下地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并应着落在材堆底部的支撑横梁上。⒊支持材堆的几根横梁,高度应一致,因而应在一个水平面上。⒋木料越薄,要求的干燥质量越高,或是要求的终含水率越低,配置的隔条数目应该越多。沿材堆长度横置的隔条,一般采取表4—1所列数量。就木料厚度而言,25mm厚的板材,隔条间距不应超过0.6~0.7m;50mm厚的板材,隔条间距可按1.2~1.5m布置;50mm以上的厚木料,隔条

8、间距可取1.7m。P102⒌材堆端部的两行隔条,应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