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约” 是责任意识,更是战略意识.doc

“十年之约” 是责任意识,更是战略意识.doc

ID:49201105

大小:6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1

“十年之约” 是责任意识,更是战略意识.doc_第1页
“十年之约” 是责任意识,更是战略意识.doc_第2页
“十年之约” 是责任意识,更是战略意识.doc_第3页
“十年之约” 是责任意识,更是战略意识.doc_第4页
“十年之约” 是责任意识,更是战略意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年之约” 是责任意识,更是战略意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十年之约是责任意识,更是战略意识2016年,首届“新松班”落户萧山技师学院(筹)。“新松班”的成立,既是企校双方四年合作的新成果,亦是对企校双方“用十年时间在杭州培养一批顶尖机器人技能人才”战略布局的新突破。在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作为浙江省机器人企业中的领头羊,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以企校合作为突破口掀开了转型改革的序幕,并不断追问:企校合作的支点在哪里?如何突破基地瓶颈?如何创新体制机制?如何通过企校合作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思维引领行动,追问引出实践。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携手萧山技师学院(筹),以发展、共享、融合的企校合作理念,以突破与前行的形象,开启了大江东产

2、业集聚区机器人产业技能人才“智造”的新篇早。企业落户对接专业设置2013年,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冇限公司进驻位于萧山的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同年,萧山技师学院(筹)开设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企业落户对接专业设置,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巧合”,而是企业和学校的共同默契。“我初到杭州就认识了萧山技师学院(筹)院长许红平,一见如故,他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观念与新松有诸多的相通之处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正刚说,“我们都认为人才可分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工程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研究研发型人才四类,且这四类人才可以单向转换,即技术技能型人才可以转为工程型人才、管理型人才乃至研究研发型人才事实上

3、,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冇限公司与萧山技师学院(筹)的“缘分”远不止如此。2013年,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招收第一批实习生,除了萧山技师学院(筹)的7个学生之外,还有13个来自其他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学生。而最后被企业留下的8位实习生中有7个学生来自萧山技师学院(筹),也就是说,萧山技师学院(筹)的学生全部被录取了。“我非常欣赏萧山技师学院(筹)的学生,他们不仅有技术,更有一种工匠精神,一种军人品质李正刚还记得在“新松杯”职业技能大赛启动仪式上,天突然下起大雨,唯有萧山技师学院(筹)的学生坐在台下一动不动。这一幕触动了李正刚:“我们过去说80后不行,现在说90后不行,但萧山技师学

4、院(筹)的90后学生用行动证明了他们是非常好的一代/用十年打造一批“匠人”在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这样一个成熟的企业,专业分工是十分明确的,即管理是管理,技术是技术。企业会依据员工的兴趣爱好以及个人特长引导员工的职业发展。如针对喜欢技术的员工,就给予他们一个最好的发展环境和待遇机制。在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制造工程师与经理的待遇是相同的。当然也会有“分而后合”,即擅长做技术且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走技术管理方向,真正发挥出技术人才的优势价值。李正刚也把这一套人才储备机制“搬”进了“新松班”。据悉,在“新松班”的最后两年学习期间,学生就要以技术工人的身份进入企业生产一线。“此

5、后,企业会给每一个学生制定一个长线的、明确的、不断发展的职业规划,即从车间普通技术工种开始,两年后可以成为调试工程师,再做三年左右技术娴熟了、理念成熟了,就可以发展为设计工程师,再有五年左右的工作积淀,就能够成为方案规划师,相当于项目管理者”。李正刚说,这就是“新松班”的“十年之约S以方向明确、机制成熟的路径去培养学生,用十年的时间打造…批真正的“匠人”。“十年Z约”,对一家企业而言,是责任意识,更是战略意识。从社会角度来说,这是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新松才能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脊梁;从人才角度来说,目前国内教育方式、教育模式并不理想,特别是大学生找

6、不到工作的问题很突出,其本质上是校企之间缺乏共育;从企业角度來说,对员工的长远规划,既是为了公司,也是为了个人。“作为公司,就是打造一个平台,把人才、客户、市场、政府等各种资源整合到公司平台上,资源整合程度越高,公司发展就越好。反之,资源整合不好,公司就发展不了。人才是公司发展的第一资源,如果员丁•永远只能在一个岗位上,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岗位价值,那公司就称不上是好公司,”李正刚说。学徒制“补上缺失的一课”从共建实训基地到联合举办学生技能竞赛,从共建教学设备到完善“双导师”制。自“新松班”开设以来,李正刚就积极倡导“老带新”的学徒制。这与李正刚自己的经历密不可分。1987年

7、,李正刚从浙江大学机械系毕业,被分配到沈阳第三机床厂。那一年,用丁的紧缺让他跳过了“在车间实践一年”的常规动作,直接进入设计部。而这“缺失的一年”让李正刚在五年的工作中倍感压力:“缺乏一线的实战经验,就难以做到设计与制造的接轨,因为设计与制造是分不开的。一旦分离,做设计的就设计不出真正好的产品,做制造的就造不出真正好的产品。”所以,李正刚希望能通过与萧山技师学院(筹)的合作,给学生“补上这缺失的一课S除企校合作之外,李正刚同样坚持“新员工必须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