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加、乘减》说课稿.doc

《乘加、乘减》说课稿.doc

ID:49114332

大小:97.2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2-28

《乘加、乘减》说课稿.doc_第1页
《乘加、乘减》说课稿.doc_第2页
《乘加、乘减》说课稿.doc_第3页
《乘加、乘减》说课稿.doc_第4页
《乘加、乘减》说课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乘加、乘减》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乘加、乘减》说课稿  《乘加乘减》说课设计昆明市西山区求实小学李学平  一一、说课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乘加、乘减  二二、教材分析“乘加、乘减”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中的一个内容,它编排在“乘法的初步认识”中“  5、  2、  3、4的乘法口诀”之后,让学生通过乘加乘减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口诀的意义、学会口诀记忆的方法。  5、  2、  3、4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都相对比较简单,后面  6、  7、  8、9的乘法口诀理解、记忆的难度则大大增加,所以教材在此安排了乘加乘减的教学,目的

2、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抽象、概括、总结出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  6、  7、  8、9的乘法口决和理解记、忆口诀打下基础。  所以,本节课的成败会影响到学生表内乘法的学习及今后的数学学习生活。  教材通过“小熊掰玉米”这一主题情境图,将计算教学、解决问题和口诀记忆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从中理解并掌握相邻两句口诀的记忆方法。  三三、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深挖教材,突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思路。  运用数形思想、假设思想和转化思想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寻找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  6、  7、  8、9的乘法口诀和理解记忆口诀打下基础。  为此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四四、教学目标  1、通过主题情境,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运用乘法的意义,探究出记忆相邻两句口诀的方法,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初步归纳总结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五五、教学重点点运用乘法的意义,探究出记忆相邻两句口诀的方法。  六六、教学难点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

4、维能力。  教学目标确定后,如何设计活动来落实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是我思考的重点,为此我设计了六个层次的教学活动。  七七、教学过程(一)情境质疑,直观理解。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从形到数的抽象过程,体现算法多样化。  分两个环节进行  1、情境质疑,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1,质疑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3+3+3+3=12,4+4+4=12,3×4=  122、再次质疑,理解方法。  出示情境2,再次质质疑。  质疑你能结合刚才的情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这个问题怎样

5、解决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汇报,说说为什么?以明确计算方法,并进抽象行报分类板书3+3+3+2=3×3+2=3+3+3+3-1=4×3-1=(二)动手操作,理解算式的意义。  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摆图形。  经历从情境图到直观图的抽象过程。  指导学生以四人小组按老师给出的算式摆出图形,进一步理解算式的意义,渗透假设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具体分两个层摆图形。  第一层次3+3+3+2=3×3+2=4×2+3=第二层次3+3+3+3-1=4×3-1=(三)抽象算式,勾通算式之间的

6、联系。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列出的算式,想想右边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跟左边的算式有什么不同?3+3+3+2=3×3+2=3+3+3+3-1=4×3-1=假设这里放一个,算完后减去。  (假设小熊没有把玉米掰走)==11(个)  2、小结揭示课题我们以前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算式,那今天这种有乘有加或有乘有减的算式,就叫乘加乘减。  (板书)(四)运用转化,引导讨论,找到记忆两句相邻口诀的方法。  1、计算5×2+5=5×3–5=  2、观察思考5×2+5=3×5=155×3-5=2×5=10你发现了什么?四

7、人小组讨论并汇报,找到记忆相邻两句口诀的方法  3、质疑如果我知道5×4=20,但记不清5×5=?怎么办?  4、练习4×2+4=4×()=123×3+3=3×()=()4×3-4=4×()=83×4–3=3×()=()  5、小结这里运用转化思想,找到了记忆相邻两句口诀的方法,就为理解和教学  6、  7、  8、9的乘法口诀和学生口诀记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是降低了学生记忆口诀的难度。  (五)、巩固练习,内化知识。  巩固练习部分我设计有层次和陡度的练习,以达到内化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  1、看图填等式(

8、模仿练习)。  引导质疑,完成练习你的算式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谁还有不同的想法?3×4+2=143×5-1=  142、算算写写(巩固练习)。  3、P  58、4(巩固练习)。  先质疑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人?)然后独立解决?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3×4+3=154×4-1=  154、P  58、5(独立练习)[备用题]让学生先提出数学问题?然后独立解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