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南京大学方案.doc

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南京大学方案.doc

ID:49107926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2-28

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南京大学方案.doc_第1页
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南京大学方案.doc_第2页
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南京大学方案.doc_第3页
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南京大学方案.doc_第4页
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南京大学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南京大学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南京大学方案从城市发展机遇与挑战、城市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全球化时代的合肥、可持续人居环境营造、城市空间拓展与重构、重要基础设施与开发时序、城市空间形象策划等七个方面对合肥城市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对问题的应对与解决进行分析。现将方案要点摘要刊登如下。一、城市发展机遇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给合肥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使合肥市面临严峻的挑战,提高城市竞争力是合肥市的必然选择。(一)全球化,WTO和新经济合肥要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首先要改变地处“半边缘”地理区位的现

2、状,强化与长江三角洲,尤其是上海、南京的区际联系;利用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比较优势,将资本流、技术流、信息流和知识流通过不同的“管道”,从核心国家(如日本、美国等)经过长江三角洲尽快导入合肥市区,应从长江三角洲的外围向核心积极靠拢,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之中。(二)长江下游地区的城市竞争长江下游“T”型结构是合肥发展的依托。综观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在21世纪前20年,将形成以长江流域崛起为标志的新的区域经济格局。长江作为国家生产力布局的一级轴线,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使东西南北经济形成一体。合肥作为省

3、会城市,依靠经济发展迅速的长江下游地区的“T”型结构的顶点,拥有许多发展机遇。(三)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的带动合肥是距离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最近的省会城市,连绵区的发展无疑对合肥市产生影响。近年来,长江三角洲除继续保持中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外,城市发展也呈现新的趋势和特点,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一批经济实力强、社会发展水平高、投资环境优越的城市群。区域城市化进程加快,向巨型大都市连绵区发展。随着合肥到芜湖高速公路,宁西铁路的陆续通车,将进一步缩短合肥与上海、南京的距离,使合肥尽快融入其中,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全

4、球竞争。(四)南京大都市区的合作与竞争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市区为中心,其范围包括周边100公里左右的地区。随着宁合高速公路和合芜高速开通,合肥与周边主要城市的联络都在2小时以内,宁西铁路已经在建,合肥有望成为长江三角洲、上海与西北地区联系的门户和节点。合肥与南京联系的便捷,意味着区域资源和生产要素(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和知识等)的流动更加容易,争夺更加激烈。如果合肥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加快自身发展,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流失将更为严重。事实上,随着南京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合肥的出口商品集装箱、航空客运

5、市场,文化、医疗卫生等消费市场都不同程度地被周边城市夺走,苏皖六城市打造的“南京都市圈”必然造成对合肥传统经济腹地的挤压。(五)合肥城市发展优势从全国城市发展现状看,合肥市已跻身于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作为省会城市,合肥已成为安徽全省的公路交通中心,随着“312”国道和“206”精选范本,供参考!国道在合肥交汇,合宁、合芜等高速公路,合铜、合宣高等级公路的兴建,宁西铁路的建设,合肥还将成为三条国家重点干线铁路的交汇点和辐射五个方向的大型铁路枢纽。合肥机场也有直接国内大中城市20余条航线和直达香港的航

6、班。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合肥将成为西电、西气、西油东送管线的必经之地,同时也将成为沪、苏、浙商品西输,生产要素东流的集散地,一个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区域交通枢纽将很快建成。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数、各类科技人员数、平均每百万人中在校大学生数、每千人中具有大学毕业文化程度的人数等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合肥还是国家园林城市,城市生态环境优越,具有上佳的人居环境。(六)城市发展障碍整体实力不强。合肥尽管50年来发展很快,但与其它历史悠久的省会城市相比,在23个省会城市中(除人

7、口少的藏、青、宁、内蒙古等外)综合实力最弱。在南京经济区19个城市中,市区GDP总量居第3位,人均GDP却列第10位。从长江产业带看,若以整个市辖区比较,合肥GDP总量、人均GDP分列第22位和23位,尤其人均GDP只相当于长江产业带各城市平均水平的60%左右。合肥的人口、土地面积与南京、苏州相当,GDP仅及它们的1/3-1/5,人均GDP为1/3-1/4,机场客运量仅及南京的1/9左右。产业层次偏低。合肥市产业结构层次偏低。按GDP三次产业构成为14.8:46.5:38.7,按就业三次产业构成是51

8、.4:21.3:27.3,这在省会城市中明显偏高。合肥工业结构的轻重工业比为39:61,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工业占52.2%,绝大部分属初加工;重工业采掘业和原料工业占40%。除机械工业外,大部分加工程度较低。城乡差距较大。合肥在50年发展历程中,明显地表现出城市地区发展迅速,郊区发展缓慢。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差距也呈扩大之势。1990年以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都在1:3,1994年上升为1:3.83。1998年农民人均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