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doc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doc

ID:49084346

大小:3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8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doc_第1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地球形状的认知过程四阶段。2、描述地球的大小(表面积、平均半径、最大周长)。(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四个阶段,学习前辈勇于探索的精神。二、【教学重点】1、学会运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地球空间概念。四、【教学用具】多媒体,地球仪,地图。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谈话法六、【教学

2、过程】[导人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板书)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①古代人凭直觉认识世界──“天圆地方”②视野扩大,人们臆想中──天如斗笠,地如覆盘③麦哲伦环球航线──证实了地球是

3、一个球体④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图“观测帆船”)b.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小组同学可以讨论,教师启发、解释。)(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总结)前

4、辈探索,后辈学习,用心探寻地球精髓。板书:2、地球的大小(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展示图片)地球的大小(学生活动)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57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讲解)精确测量表明,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的长度相差21千米,证实地球是个两侧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展示)地球仪(提问)1.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启发学生积极回答)(讲述)在学

5、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地球仪是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的制作而成。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讨论)地球仪为什么是歪斜的?地球的赤道面和地球的公转面成23度26分的夹角(黄赤交角),而地球仪假设地球的公转面为水平面,所以地球仪看起来是歪的。(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七、【板书设计】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球体证明过程)2、地球的大

6、小(图片认知)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北极点,南极点,地轴)八、【布置作业】九、【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