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062425
大小:8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2-27
《谏太宗十思疏课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三“寻觅文言津梁”专题谏太宗十思疏主研:李堡中学仲枳澄副研:李堡中学周小芬审核:立发中学丁亚萍【理论支持】【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3.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4.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论证思路和理论结构。2.“十思”的内容理解及现实意义【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延伸一、识记字音载舟覆舟()求木之长()浚其泉源()忧懈怠()壅蔽()宏兹九德()黜恶()谬赏()鸣琴垂拱()塞源而欲流长(
2、)二、知人论世魏徵(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徵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魏徵与李世民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一对理想君臣:魏徵敢于直谏,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徵“犯上”,所言多被采纳。因此,他们被称作理想的君臣。看看他们之间发生的一些故事1.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徵,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徵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
3、了,立刻派人把魏徵找来。 魏徵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徵的老账,都替魏徵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徵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徵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徵,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2.有一次,魏徵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肯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
4、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徵!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徵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3.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
5、赏玩得高兴时,魏徵进来了。太宗怕魏徵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徵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4.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徵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这堪称对魏徵人生价值的最佳注释。思考:唐太宗与魏徵的关系如何?三、写作背景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很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
6、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徵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上疏进谏,使太宗猛醒。太宗看过此奏疏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并把这篇奏疏置于案头,奉为座铭。四、整体感知阅读文章,概括文章各段主要内容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
7、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探究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1.导入新课讽谏帝王,是件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与大勇。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千古流传。但是唐代却有一位著名的谏官,有胆有识,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他就是唐代著名的大臣——魏徵。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魏徵
8、在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章吧。2.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多媒体显示)魏徵(58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