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016150
大小:520.5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20-02-27
《桥梁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1第一章编制依据1第二章工程概况1一、工程设计概况11、工程概况17人工挖孔桩数量统计5第三章、施工部署9一、施工目标9二、人员、设备准备9三、材料准备10四、作业条件10五、进度计划10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10一、施工测量101、主轴线控制网的布设102、桩心的定位测量113、第一节护壁成型后的测量工作114、测量技术复核工作11二、人工挖孔桩成孔施工111、孔桩开挖施工组织112、施工方法123、护壁施工154、成孔165、终孔检查176、注意事项17三、人工挖孔桩的钢筋笼制作安装171、材料要求
2、172、钢筋笼制作173、钢筋笼吊装施工方法184、钢筋笼隐蔽验收18四、人工挖孔桩桩芯砼施工19五、桩的检测20六、质量检查标准201、主控项目202、一般项目20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21一、技术保证措施211、做好图纸会审212、做好技术交底21二、落实好“四检”工作21三、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工作211、材料管理212、施工管理213、资料管理22四、确保质量的技术措施22五、保证质量的管理措施23六、雨季施工措施24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24一、安全目标24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24三、安全管理制度25四、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职
3、责25第七章、重大危险源管理25一、危险源分析25二、安全技术控制措施261、施工前安全准备262、坠物落入孔内的预防措施263、人落入孔内的预防措施264、触电的预防措施275、塌孔产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276、桩孔内有毒气体逸出致使人员窒息的预防措施277、人工挖孔作业安全技术措施288、施工用电安全299、安全防护用品及防护设施的正确使用3010、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30第八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31第九章、应急预案32一、应急措施321、施工的危险源和可能造成的伤害322、应急与响应机构、职责分工333、报告
4、335、疏散346、应急措施347、现场保护358、现场恢复35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各施工班组)附表136劳动力使用计划表附表237附图:井盖与井下防护图38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B01-2003)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5、《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D61-2005)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
5、技术规范》(JGJ46-2005)7、《桥涵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8、《本项目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纸》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0、《安全生产管理条例》1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12、《施工图设计两阶段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设计概况1、工程概况独山至平塘高速公路是《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第“6横”余庆-安龙高速公路的中段。本项目为独平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路线起于独山县漂里村,起点位于漂里隧道中部,终于大钟隧道出口,起点桩号为K7+340,路线出隧道后,受地形限制,紧
6、接漂里大桥(左线20-30mT梁、右线21-30mT梁)跨农田和漂里河,经响水洞,设响水洞桥(左线7-30mT梁、右线7-30mT梁)跨沟,路线折向西南方向,设置大钟大桥(左线13-30mT梁、右线14-30mT梁)跨农田后以388米大钟隧道穿过山脉,大钟隧道为本合同段终点,终点桩号为YK10+585,ZK10+580。2、地形、地貌本项目地处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境内,处贵州高原南部斜坡向广西丘陵盆地的过渡地段,相对高差一般为100~400m,地势东高西低。测区地形地貌复杂,主要为丘陵盆地、峰林槽谷为主的溶蚀—浸蚀地貌类型。标段
7、内地形起伏较大,海拔为840m~1115m,最大高差275m,山谷呈“U”型级“V”型。3、工程地质项目所在位置地质及地貌特征可分为两段,其地质条件分述为:2.4.1K6+850~K9+350(漂里~响水洞)标段内地形起伏较大,海拔为840m~1115m,最大高差275m,山谷呈“U”型级“V”型,属中山地形,为溶蚀、剥蚀中山地貌。沿线出露地层较多,岩性主要以灰岩、白云岩为主,该段发育一断层,K7+950~K8+900段路线与断层破碎带接近重合,对路线有一定的影响,该段不良地质主要为潜伏在失稳边坡、软基和岩溶。2.4.2K9+
8、350~K11+200(响水洞~拉良)标段内地形起伏较大,海拔为743m~918m,最大高差175m,山谷呈“U”型级“V”型,属中山地形,为剥蚀中山地貌。沿线出露地层较多,岩性主要以砂岩、泥质灰岩、泥页岩为主,偶夹煤层。该段发育断层,K9+920、K10+850两断层。该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