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生树立“理材”观.doc

帮助学生树立“理材”观.doc

ID:49000450

大小:2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帮助学生树立“理材”观.doc_第1页
帮助学生树立“理材”观.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帮助学生树立“理材”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会“理材”,“材源”滚滚——小学作文如何帮助学生树立“理材”观江苏省通州市理治小学葛忠华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成为十分时髦的一句话。而对于小学生写作来说,“你不理材,材不理你”却是客观真实的写照。因此小学作文教学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帮助学生树立“理材”观。一、丰富素材增长点——育材小学生常常不知道作文写什么,这是他“材源”缺乏。要“理材”,前提是要“有材”。怎样才能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呢?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知道丰富自己的生活。清朝王夫之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这就是告诉我们要亲历亲为,长期观察,才能叙写真切。第一,学生自己首

2、先要勤。素材在生活中,只有自己多参与生活,亲历生活,才会有更多的累积,更多的记忆,更多的体验。因此,要教育学生,爸爸妈妈干农活、做家务时,自己要有意去做一做。学校班级有什么活动要尽量去参加,从中丰富自己的阅历。第二,要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作细致深刻的观察和思考。在观察生活的时候要仔细,不能事不关已。有了积累素材的观念,就不会对生活熟视无睹。要学会与身边的人沟通。记得笔者早年求学时,常常乘公共汽车。那时的汽车班次比较少,等车很花时间。我在等车时总会找位素不相识的人聊天,而且注意聊对方熟悉的行业,很谦虚地询问、了解。对方由于是自己熟悉的话题,自然娓娓道来,这样不知不觉就丰富了自己许多知

3、识,涉猎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间接地积累了许多素材。对身边的见闻要有所思,要挖掘其“价值”——为习作中心作准备。刚上初中的时候,十几个同学借宿在一农户家。一日,这户人家抓回一只小猫,小猫没日没夜地叫了两三天,直到嗓子哑了,叫不出声才罢。在记叙这件事情的最后,我挖掘出了这一主题——小猫呀,你到了该独立生活的时候,以此来鞭策自己。这儿之所以强调培育素材,而不讲积累素材,就是要让学生懂得要主动融入生活,创造生活,才会为自己的写作创造大量的素材,这是一个主动创造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有了“育材”的理念,在生活中时时处处积累,写作就有了源头活水。二、找准写作切入点——选材学生有了写作的素材,只

4、是为写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并不一定就能写好作文。因为素材只是原始的材料,它是无序的、杂乱的、无中心的。把哪些素材选入习作中,从哪个角度来审视素材,加以遴选,是很有学问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加以渗透。如果我们不去读苏教版第七册《珍珠鸟》一文,要学生以“珍珠鸟”或以某种动物为题写一篇文章。学生肯定会刻意描画这种动物的外形、个性。然而冯骥才在写这篇文章时,选材却是独具匠心。他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主题切入,以此为中心选择自己饲养珍珠鸟的点点滴滴。这一过程既是一个从素材中不断思考提炼的过程,也是一个确定好中心,不断从生活中去筛选素材的过程。小珍珠鸟对“我”从试探到逐步亲

5、近、信任,把它写得活灵活现,可爱至极,使小鸟也显得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作者如此选材,让人不得不佩服其写作技巧的高超。在写作过程中,是先选择切入点,后选材;还是先选材再提炼中心,并不是绝对的。可因人而异,因材而异。魏巍在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开始手头有二十几个典型的素材,经过反复斟酌筛选,在确定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后,只选取了松骨峰战斗、马玉祥火中救小孩、防空洞中的谈话三个典型,使之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三、把握素材增值点——塑材尽管我们要求学生要写真实的生活,写出真情实感。但事实上,学生写入习作的,并非生活的原始材料,而是经过他自己“艺术”处理后的真实。毕竟写作不是真正的生

6、活真实。“财源”有了,如果放在家里,不储蓄,不投资永远得不到增值。同样学生的“材源”有了,如果一直是一个个独立的,毫不相关的材料,就永远是一个个孤立的、干瘪的得不到滋养的细胞。这些素材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知识、经验纳入自己的素材库,进行素材库的重新整合建构,使之不断得到丰富。通过自己的不断糅合,成为自己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并且产生出更多更新的素材来。例如: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得到父母、祖辈、老师、同学、亲戚等许多人的关心和帮助。然而并不是与之相关的每一个人都能够产生典型素材。如果在命题作文时出现了只允许写妈妈关心我的一类题目,我们就不妨把其他一些人曾真正做过的真实事件,合理地写到妈妈

7、身上,使妈妈的形象丰满起来。笔者认为这并不是造假、说谎,而是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真实困难时的客观需要,也是写作的客观需要。苏教版第九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四自然段把“儿子”种后无人培管的花儿写得那么美,而且“全都开了”,应该不是生活的真实,而是“留下美好的东西”这一主题的需要。我们可以想象无论教师出哪一个文题都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亲历亲为,因此帮助学生树立理材增值的观念,是现实的需要,更是写作的技巧。“水相荡乃成涟漪,石相击乃显灵光”,学生对众多素材的整合、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