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静电现像.doc

72静电现像.doc

ID:48975526

大小:1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72静电现像.doc_第1页
72静电现像.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72静电现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2静电现象【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不是微观粒子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通过摩擦起电实验,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3.感知丰富的微观世界,体会人类在揭示微观世界奥秘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活动方案】活动一:物质的微观世界1.自主阅读课本28页,并思考: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那分子是不是最小了呢?还可不可以再分?比如水分子H2O是由个氢原子和个氧原子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CO2是由个碳原子和个氧原子组成的。2.既然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能否再分呢?活动二:摩擦起电实验1.自己动动手:根据提供的器材,分别用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去靠近碎纸片,可以看到

2、什么现象?摩擦起电:1.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科学家富兰克林把正电荷;把负电荷2.既然原子是不显电性的,为什么摩擦能起电呢?请阅读课本P30页,并思考: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原子核是由什么组成的?质子和中子是由什么组成的?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一直不断的研究探索这些微小粒子,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1897年,汤姆逊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提出了“枣糕模型”他认为电子像蛋糕中的枣子一样是镶嵌在原子核内部的原子是不显电性的,而组成原子的电子是带电的,所以原子核肯定带电;而中子是呈的不带电,所以质子肯定的是带的,质子和中子是由大量的夸克组成。4.解释摩擦起电的

3、过程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经过摩擦之后就会电子,从而带,而丝绸电子,带;用毛皮去摩擦橡胶棒,橡胶棒经过摩擦会电子,从而带,而毛皮了电子带。小组讨论:丝绸和玻璃棒相比,哪个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毛皮和橡胶棒呢?小结:摩擦起电的原因是【巩固反馈】1.1879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首先发现了,从而揭开了人们对内部的认识.2.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分子是由组成,相同原子组成的分子称为分子,比如碳原子组成的金刚石;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称为分子3.用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物体能够轻小物体。4.平常所说的“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依靠摩擦,使,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电,失去电子的物

4、体带电,并且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同时带上了电荷。5.毛皮与塑料尺摩擦,由于毛皮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所以结果是()A塑料尺得到电子带负电B塑料尺失去电子带正电C毛皮得到电子带负电D毛皮失去电子带负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