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青岛小学科学六下《7钻木取火》word教案 (5).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教法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钻木取火一、活动准备:教师要引导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代人用火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类,以备课堂上进行交流。另外,还应让学生课前注意观察生活中摩擦生热现象,如玩滑梯、电锯、流星、飞机起飞、疾驰汽车的轮胎、火车道、划火柴等,并做好记录,为课堂上的交流作好铺垫。在实验材料的准备上,要体现开放性的特点,如可以准备教科书提示的实验用的主体材料——手钻、木板、砂纸、钢条等,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法准备实验材料。只要学生能想到的、能找到的都可以
2、。教师课前也应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有条件的可以准备有关古代人用火的音像资料。二、活动过程: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事先准备的音像资料,也可以展示一些古代人钻木取火的图片或讲述相关的故事,从而引出关于钻木取火的话题,自然地导入新课。也可以让学生观察、分析教科书活动准备中提供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问题,从而导入新课。活动一: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你知道钻木取火是怎么回事吗?你能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其中的道理吗?”,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为了培养学生对信息资料的处
3、理、应用能力,提高资料的应用价值,交流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小组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和分类,可以按照故事类、科学知识类、历史类等来分,也可以按照钻木取火、阳遂取火、火镰火石取火、其他取火方式来分,不管学生怎样分,只要有一定的道理,教师就应该加以肯定。在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后,要组织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和展示。交流时,不仅要对资料的内容进行讲解,还要交流对资料的处理过程和分类结果,并阐述理由或依据,以利于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利用获取的资料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尝试解
4、释“钻木取火”的道理。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有若干种不同的解释,教师不要给予评价,要尽量让学生针对自己或他人的观点展开辩解或争论,使道理越辩越明,是非越辩越清。学生通过充分辩论,逐步达成共识,形成比较一致的观点。这时,教师要适时启发学生想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从而进入验证环节。至于验证的方法,要完全由学生自己设计、自由组合、自行验证,充分体现本套教科书空间大、灵活性强的特点。最后,要让学生交流验证情况,展示验证成果,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前面的猜想、假设相比较,从而验证猜想的
5、正确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和表扬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小组。本活动通过猜想与假设、交流与辩解、实验与验证、结论与反思等过程,让学生动脑想、开口说、动手做,充分体现本套教科书的挑战性、活动性、自主性和自由度。在活动中,教师要做到“三给”,即给时间、给空间、给自由,要让学生不只是“学科学”,更应该是真枪真刀的“做科学”,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酸甜苦辣。活动二:教师可以先直接提出问题“生活中有哪些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小组为单位针
6、对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举出实例,阐述观点,做出合理解释。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教科书上展示的五幅图片做引子,触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而举例说明生活中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自由活动:本课的自由活动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如果时间允许,完全可以将两个活动一并展开,还可以将第二个自由活动放到活动二中进行。拓展活动:本课的拓展活动主要是对课堂探究活动的一个延伸,主要是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完成。因此,教师应安排一定的时间对学生搜集到的古人取火的资料进行交流和汇总,并以此为基点,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与摩擦生热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研
7、究的能力。本拓展活动只是一个指向,教师完全可以自己设计适合学生课后探究的题目或活动,以此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课上的内容延伸到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