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教案设计.doc

种群的特征教案设计.doc

ID:48957441

大小:51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2-26

种群的特征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种群的特征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种群的特征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种群的特征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种群的特征教案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种群的特征教案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种群的特征》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内容,本节课围绕种群这一关键词重点介绍了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及之间的内在联系,着重介绍了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和种群年龄结构的三种类型,本节内容是学习“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模型”的基础,也是学习“生物群落的演替”的基础;同时也是前面学习生物个体知识的迁移。因此要求学生学会从群体与个体两个水平理解生物,达到深入理解“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已经接触到了生态学方面的知识,在种群和群落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而且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有关计划生育、物种保护等内

2、容,迫切地想了解进一步的知识,想用专业的科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关问题,可以此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三、教学资源与策略充分利用教材及自己搜集的图片资料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每一小节都有问题引领,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让问题链条逐步形成,层层深入,综合提升了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本节的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让学生先自主探究,然后教师引导分析讨论出现的问题,一块总结出样方的注意事项。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列举种群的特征(2)掌握种群密度的“标志重捕法”调查方法

3、(3)利用种群特征来分析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有关概念,培养学生提高形成概念和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2)通过学习种群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研究标志重捕法,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问题,培养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种群概念,使学生树立发展观、统一整体观,认同事物的发展性和多面性。(2)通过学习种群密度、性别特征,使学生认同进行计划生育的生物学和社会意义。五、教学重点:1、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是研究种群的基本参数,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

4、迁入迁出,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种群的特征对于了解和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物种的种群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利于对种群特征的理解,而且使学生认识到种群特征的调查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六、教学难点:word范文.1、样方的选择和确定。结合学生的学情,对生态环境接触较少,对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的学习较为抽象,因此样方的选择和确定是本节学习的难点。2、种群的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种群的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涉及的内容多而复杂,又比较难于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七、教学媒体:多媒体ppt。八、教学程序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在前三章的

5、学习中我们知道生物体可通过自身的调节维持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但是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组成一定的群体,相互影响,共同生活。其中我们把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种群。PPT视频播放澳大利亚草原上兔子的生存状态。草原上的1只兔子属于生命系统的哪一个结构层次?(个体)所有的兔子属于生命系统的哪一个结构层次?(种群)种群是不是个体的简单累加呢?请课代表来回答我几个问题(你的年龄、性别)。个体具有年龄、性别等特征,那么种群具备这些特征吗?(没有)可见种群并不是个体简单的累加,它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联系自然,阅读课本总结种群的概念。理

6、解生物体不能孤立的生存在自然界中。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趣导入。引导学生从生物个体过渡到整体认识。种群概念什么是种群呢?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总和。例:以下描述的是种群吗?A、青衣江和大渡河的鲤鱼B、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C、池塘里所有的雄性蟾蜍D、峨眉山上全部的藏猕猴学生分析A、B、C不能描述为种群的原因,教师进行提问,共同归纳总结种群概念的要点:1、一定自然区域2、同种生物构成3、全部个体的总和总结:种群的不同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累加,这使种群表现出个体不具有的特征。到底种群有哪些特征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理解种

7、群的概念,判断A、B、C、D是否能描述为种群,思考为什么,并归纳总结出种群的概念要点。建构概念,知识应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种群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数量的变化上,那么如何描述种群数量呢?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理解种群密度的概念。学生真正理解种群密度的概念意义。word范文.种群密度的概念种群密度=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如草原上兔子的种群密度为35只/Km2。对同一个种群来说,当种群密度变大,则种群数量增大;当种群密度变小,则种群数量减小。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

8、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的测量提问:如何测量种群的密度呢?如公园中的千年紫藤、校园中的香樟树数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