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教育案例.docx

农民工子女教育案例.docx

ID:48942992

大小:15.08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5

农民工子女教育案例.docx_第1页
农民工子女教育案例.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农民工子女教育案例.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民工子女教育案例案例背景江岸区四唯路小学,是有很多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我所担任班级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这些农民工子女由于居住环境特殊、无人教管、流动无常,良好道德品质和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成了新学期开始的头等大事。案例分析:1、农民工孩子的居住环境。事例:代宇她的家就在离学校不远的一个菜市场一角,是用转头搭成的两间简易房。屋里有一张床,中间是一张破饭桌,靠外放着厨具,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几乎再找不到一点“奢侈品”。代宇每天就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和学习。分析: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农民工孩子读书的优惠政策,如一费制、平等教育、经费倾斜等,但他们进城后的居住环境大多很差,学习条件

2、非常艰苦,这始终影响着学校的教育。2、农民工孩子的行为习惯。事例:钟苗苗,女,7岁,父母均在外打工,他借住在亲戚家(亲戚文化水平低,也是农民工),自控能力差,,个性好强,学习注意力很不集中,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上课经常不做作业;胡君豪,男,7岁,父亲在外打工挣钱,母亲带着他和姐弟三个租房生活,对孩子管理得少,造成他不少的毛病,如好吃、撒谎,随便拿别人东西、脱同学的裤子、说话粗俗等。分析:现在农民工进城务工,居住条件普遍比较差,往往一家多口挤住在一间屋里,父母的一些不经意的言行或一些“消遣”的话,再加上父母长期疏于对孩子的教育,使他们形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主要做法:1、“爱心”工

3、程照千家。经过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中队辅导员商量,以把温暖送进学生家为主题的“爱心工程”诞生了。爱心工程设“奖学和助学基金”,学期初根据农民工孩子的家庭情况发放一定金额的助学金,学期末根据孩子们的素质发展情况发放一定金额的奖学金。2、“吧室”体验润心灵。少先中队队组建了一个个“吧室”,让“流动之花”们从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如:“练吧”:组建合唱、腰鼓、鼓号、舞蹈、美术、古筝等多个活动组。每天下午4点半,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孩子们来到相应的活动组进行专项练习。“说吧”:学校把红领巾广播站组建成“心灵驿站”,每周四和每周五由小干部主持播音,传播队员们最真挚的情感,讲述一个

4、个最感人的故事,传递孩子们最快乐的信息。“读吧”:每个班级在教室的一角开辟了微型图书室。学生自主捐书,轮流担任管理员,“流动的花朵”们在书中汲取精神养料,在书中挖掘知识的宝藏,寻找前进的方向。3、“牵手”并肩共进步。学校为鼓励队员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开展了“快乐牵手并肩行”活动。2014年秋季学期他们已牵手走过了四站:第一站——牵手体验,友谊长存。第二站——牵手体验,健康成长。第三站——牵手体验,爱心呼唤。第四站——牵手体验,读书快乐。 4、“五好”规范养习惯。为了让“流动的花朵“们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我们开展了“五好”(学具摆放好、四姿规范好、听讲认真好、答问积极好、作

5、业安静好)课堂评比活动。每天教师负责巡视,记载班级的课堂情况;教育效果:通过牵手体验活动,有了装卸灯泡手、多用线盒、防风衣架等科技小发明;体验实践让“流动之花”动手、动脑,自律自护自理自强能力不断提高。活动反思:1、教育农民工的孩子更需要智慧。农民工孩子的教育因为许多的特殊性,更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化他们,教育他们。2、关爱农民工的孩子是全社会的责任。农民工孩子的教育牵涉到社会、家庭、学校,如果那一环节不重视,教育就会功亏一篑,因为关爱流动之花是全社会的责任。“拿什么奉献给流动的花朵,让他们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阳光的温暖,开出灿烂的花来”不时叩

6、问每个教育者的心。农民工子女养成教育,我们还有许多需要总结、提高的地方,我们将把爱心、智慧、热情全部奉献给你——流动的花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