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doc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doc

ID:48936102

大小:3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2-25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doc_第1页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doc_第2页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doc_第3页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doc_第4页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花了很长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因为所述内容是我所看过的家教书中最仔细与实用的,所以就没有按往常一样快速地看完这本来书。每次看完一章,对有用的内容我都是标注出来。因为在与孩子相处中,总是有很多的不融洽,所以在日常也开始试用书中的方法,大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父母态度的改变、讲话方式与语气的不同尽会有如此神奇的作用,促使我认真、细致的看完了全书,并对书中的精华加以记录,用于提醒自己。      第一章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孩子需要他们的感受被接纳和尊重1、要全神贯注地倾听       嘴上说在听,其实心不在焉,会

2、让孩子感到气馁。如果家长能真正倾听孩子的叙述,孩子就能容易地表达他们面临的困境。有时候,我们甚至什么都不用说,孩子需要的是我们能与他们产生共情。2、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当孩子被提问、责怪、建议的时候,很难有清晰的思路与积极的态度去想问题。以关心的态度,使用“哦......”“嗯......”“是这样啊......”这样简单的话来回应孩子,孩子就能在叙述的过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与感受,从面有可能自己找到解决办法。3、说出孩子的感受代替否定感受很多时候你越是想让孩子摆脱不好的感受,不管我们的态度多好,孩子

3、也只会越难过。通常父母会担心说出孩子的感受会让孩子更难过,其实相反,当孩子听到这些话时,心里会感到安慰,会感觉到有人能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孩子的愿望代替逻辑学的解释当孩子想要一样我们没有的东西的时候,家长往往给孩子解释为什么没有,但常常是我们越解释,孩子越不听。有时,孩子对某种东西的渴望心情一旦得到了理解,他们就能比较容易接受现实。所有的感觉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我看出你很生弟弟的气,用嘴巴告诉他你将怎么做,而不是用拳头。”第二章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1、描述:描述你所看到的或描述问题当人们不断指出你做错的时候,你往往会有抵触情绪,而

4、不太愿意去做你应该做的,如果只向你描述问题,你就能把精力集中在问题本身上面。大人描述问题的时候,其实也是告诉孩子该怎么去做。2、提示接受提示比接受谴责容易得多,当我们给孩子们提示的时候,他们往往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孩子不喜欢说教和长篇大论,对他们来说,越短越容易记住,越有效。4、说出你的感受    不要评价孩子的个性和人品孩子们愿意听到父母的真实想法。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会变得更诚恳,同时也不会伤害别人。(注:父母只描述自己的感受才会有效。我们可以用“我”或“我觉得......”这样的词语)只要不受到攻击,孩子们还是可以和一个表达愤怒的人合作的

5、。5、写便条有时候,文字比口头说更有效。“说话的态度和所说的话一样重要。父母厌恶的眼神、轻蔑的语调能很深地伤害到孩子。有时候“请”会导致不够严格,如果你想马上做一件事,最好语气坚定,不要恳求。经常挨批主的孩子会比较敏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认可。当你提醒孩子两三遍以后,就别再说了,而要向他确认是不是听见了。”我们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进取心、主动性、责任心、幽默感以及体谅他人需求的能力。我们想找到一种语言,培养孩子的自尊,让他们的心灵不受伤害。我们想建立一种情感的氛围,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因为他们关心自己,也关心我们。我们想树立一个榜样,在相互尊重的平台上与人沟通,无论是在

6、童年、叛逆的青春期,还是长大成人以后都是能受用。第三章代替惩罚的方法1、请孩子帮忙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不攻击孩子的人格)3、表明你的期望4、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5、提供选择6、采取行动7、让孩子体验不当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8、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步骤    第一步  谈谈孩子的感觉和需求。                         第二步 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                         第三步一起讨论,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                         第四步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不带任何评论)。     

7、                   第五步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要会计行动。   解决问题前我们需要对自己做一些“心理暗示”:   #我要尽可能地接纳和倾听孩子。我会尽可能地得到一些以前忽略的信息和感受。   #我要避免武断、评价、说教。我不去试图劝说。   #我会考虑任何新想法,不管是不是现实   #我不去担心是否立刻见效。如果我们没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说明还需要认真思考、仔细调查以及更多地讨论。解决问题的注意事项 在气头上的时候,不要开始“解决问题”。A、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我想你大概觉得......)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