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教学设计(教案)模板.doc

《比尾巴》教学设计(教案)模板.doc

ID:48928982

大小:3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2-25

《比尾巴》教学设计(教案)模板.doc_第1页
《比尾巴》教学设计(教案)模板.doc_第2页
《比尾巴》教学设计(教案)模板.doc_第3页
《比尾巴》教学设计(教案)模板.doc_第4页
《比尾巴》教学设计(教案)模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比尾巴》教学设计(教案)模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一年级教学形式实验课教师李晓春单位凤州小学课题名称比尾巴学情分析一年级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在学前教育中大多数孩子们接触过这首儿歌,这些有利因素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教师思考:儿歌抓住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儿歌形式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认识12个生字和2个偏旁“八、鸟 ”。学会写“云”,学习

2、新笔画“撇折”。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问句。3、情感目标:了解一些小动物的尾巴的特点,激发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趣味揭题,激发兴趣1.出示课件“动物王国”  今天。动物王国要举行一项特别的比赛。小朋友快来看小运动员入场了。它们比什么呢?  2.老师板书课题:“比尾巴”  引导学生认识“比尾巴”这三个字。并指导学生读好轻声“巴”。  二、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1.请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儿歌。找出生字。同桌交流识字情况。  2.结合图片。学习生字“猴、松、鼠、公、鸭”。  找名字:六

3、只小动物想请小朋友帮忙给它们找名字呢!哪位热心的小朋友愿意帮助它们?学生给六种小动物分别贴上名字。  认一认。  【设计意图:本课有不少表示动物名称的生字词。将这些生字利用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将生字与生动、有趣的图画相结合。  进一步加深了对生字的印象。】  3.设置情境。认识生字‘。把、扁、最、短”。  点击鼠标出现哭脸的‘。把、扁、最、短”: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都不认识它们。它们伤心地哭了;小朋友如果认识。它们就会张开嘴巴笑了。  (”请小老师领读。  (2)出现带笑脸的四个字。“开火车”读一读。  4.游戏‘。小猴打靶”。  

4、课件:用小猴打靶的形式出现本节课的生字。  你最喜欢哪个字?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1)学生说一说记住生字的好办法。  (2)学习三个新偏旁“矢”、“八”、‘·鸟”。  (3)口头组词。  (4)同位用生字卡片互相考一考本课的生字。全认识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设计意图:识字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把识字部分分成三步来进行:一部分在课题中认识。一部分结合图片识字。另一部分在有趣的情境中识字。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化解难点。使识字教学变得轻松有趣。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是义现,最有效的办法是在语言环境中

5、多次见面。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在设计中采取多种方法复现。及时巩固要求认识的字。在儿童喜欢的活动中巩固识字。板书设计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最好看作业或预习1.回家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把本节课生字做成卡片。  做‘。猜字谜”游戏。  2.把今天编的儿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给爸爸、妈妈听。自我评价1.紧紧把握课标的主吕。在设计中突出识字和朗读两大重点。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识字并进行朗读训练。  2.放手让学生自学互学生字。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生动课件。在孩子们喜爱的

6、游戏中、活动中识字。使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通过创设情境。  运用生动的课件,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感悟。  3.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具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我把儿歌内容编成一首歌曲。把语文课与音乐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语言文字的美渗透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之中。让学生唱一唱。演一演。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4.语文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墓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模仿儿歌内容自己来创编儿歌。从而体现在

7、生活中用语文。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在本教学设计中。如果在朗读训练这一环节中设计得再扎实有效一些、方法多样一些就更好了。 “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良好评议一单位:凤州小学姓名:周瑞日期:2013年10月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