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900002
大小:4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05
《《氮的循环第一课时》同步练习5.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氮的循环第一课时》同步练习1.将空气中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下列过程中能实现人工固氮的是( )A.闪电 B.电解饱和食盐水C.根瘤固氮D.工厂合成氨解析: 氮的固定有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两种方式,A、C为自然固氮,D为人工固氮。答案: D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豆科植物通过根瘤菌吸收空气中的氮是化学变化B.汽车尾气中排放的氮氧化合物是由游离态氮转化来的C.化石燃料燃烧通常不释放出氮氧化合物D.植物秸秆燃烧时放出氮氧化合物,参与了氮的循环解析: 氮的固定是游离态的氮变成化合态的氮,是化学变化;汽车尾气中排放的氮氧化合物是由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的;化石燃料
2、中含有氮的化合物,燃烧时会释放出氮氧化合物;植物秸秆燃烧时放出氮氧化合物,参与了氮的循环。答案: C3.下列对NO、NO2的描述,正确的是( )A.NO是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是酸性氧化物B.NO2可用排水法收集,且可由N2和O2化合而得到C.NO、NO2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且二者都有毒D.NO、NO2互为同素异形体,且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解析: NO为无色不溶于水的气体,不属于酸性氧化物,A错;NO2与水反应,且N2与O2能化合为NO,不能化合为NO2,B错;NO、NO2之间不属于同素异形体,D错。答案: C4.收集NO和NO2两种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 )A.都可用排水法B
3、.NO用排水法,NO2用向上排空气法C.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D.NO用向上排空气法,NO2用排水法解析: 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29,N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二者相近,而且NO能与O2反应,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NO2能与水反应,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答案: B5.搭载“神舟”七号的运载火箭,其推进剂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引燃后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主要是CO2、H2O、N2、NO,这些气体均为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出大量红棕色烟,产生红棕色烟的主要原因是( )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B.NO遇空气生成NO2C.CO2与NO反应生成CO
4、和NO2D.NO和H2O反应生成H2和NO2解析: 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O2,NO2是红棕色气体,所以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射出大量红棕色的烟。答案: B6.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比为( )A.3∶1 B.1∶3C.1∶2D.2∶1解析: 3O2+H2O===2HO3+O,3molNO2中,有2mol氮的价态升高,1mol氮的价态降低,所以发生还原反应的NO2与发生氧化反应的NO2的质量比为1∶2。答案: C7.把3体积的NO2气体,依次通过下列3个分别装有足量①NaHCO3饱和溶液,②浓H2SO4,③Na2O2的装
5、置后,用排水法把残留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气体应是(同温同压下测定)( )A.1体积NOB.2体积NO2和0.5体积O2C.2体积O2D.0.75体积O2解析: 3VNO2VO2答案: D8.NO是一种剧毒气体,但近年来发现许多生物体组织中存在少量NO,它有扩张血管、增强免疫、增强记忆力的功能,因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1)写出自然界形成N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球外层空间存在着微量的臭氧和氧原子,臭氧层的存在能吸收和阻挡太阳中有害的紫外线辐射,人为大气污染可破坏臭氧层,如超音速飞机排放物中的氮氧化
6、物可在大气层中发生反应:NO+O3===NO2+O2①NO2+O===NO+O2②①上述反应①中,NO是__________剂,上述反应②中,NO是________产物。②整个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整个过程中NO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3)为了消除NO对环境的污染,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可选用NH3使NO与之反应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其中之一是水蒸气),该反应需要催化剂参加,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自然界中氮气和氧气在闪电作用下可生成一氧化氮;(2)反应
7、①和反应②相加即得总反应方程式;(3)NH3使NO转化成的无毒气体应是氮气和水蒸气。答案: (1)N2+O22NO(2)①还原 还原 ②O3+O===2O2 ③催化剂(3)4NH3+6NO5N2+6H2O9.如图所示,室温下向盛有3.0mLNO的试管中缓缓通入1.5mLO2(所有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观察到的现象(可不写满,也可补充):①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