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872210
大小:7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2-03
《发酵工程期末复习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下载可编辑发酵工程复习题库一、填空题(常为括号后2-4字)1.淀粉水解糖的制备可分为()酸解法、()酶解法和酸酶结合法三种。2.糖酵解途径中的三个重要的关键酶是()己糖激酶、磷酸丙糖激酶、()丙酮酸激酶。3.甘油的生物合成机制包括在酵母发酵醪中加入()亚硫酸氢钠与乙醛起加成反应和在()碱性条件下乙醛起歧化反应。4.微生物的吸氧量常用呼吸强度;耗氧速率两种方法来表示,二者的关系是()。5.发酵热包括()生物热;搅拌热;蒸发热和()辐射热等几种热。6.发酵过程中调节pH值的方法主要有添加()碳酸钙法;氨
2、水流加法和尿素流加法。7.微生物工业上消除泡沫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消泡和()机械消泡两种。。8.一条典型的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可分为()迟滞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四个生长时期。9.常用菌种保藏方法有()斜面保藏法、()沙土管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真空冷冻保藏法等。10.培养基应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五大营养要素是()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11.提高细胞膜的()谷氨酸通透性,必须从控制磷脂的合成着手或者使细胞膜受损伤。12.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发酵可分为()有(需)氧发酵
3、;()厌氧发酵两大类。13.工业微生物育种的基本方法包括()自然选育、诱变育种;代谢控制育种;()基因重组和定向育种等。14.肠膜明串珠菌进行异型乳酸发酵时,产物为()乳酸;()乙醇;CO2。15.()诱导酶指存在底物时才能产生的酶,它是转录水平上调节()酶浓度的一种方式。16.发酵工业的发展经历了()自然发酵,纯培养技术的建立,()通气搅拌的好气性发酵技术的建立,人工诱变育种()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建立,开拓新型发酵原料时期,与()基因操作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发酵工程技术等六个阶段。17.去除代谢终产物
4、主要是通过改变细胞的膜的()通透性来实现。18.获得纯培养的方法有()稀释法,()划线法,单细胞挑选法,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法等方法。19.生长因子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碱基,它们对微生物所起的作用是供给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但又是其生长必需的有机物质。20.微生物生长和培养方式,可以分为()分批培养,()连续培养,补料分批培养三种类型。21.影响种子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培养基,()种龄与()接种量,温度,pH值,通气和搅拌,泡沫,染菌的控制和()种子罐级数的确定。22.空气除菌的方法有加热杀
5、菌法,静电除菌法,()介质过滤除菌法。23.发酵产物的浓缩和纯化过程一般包括发酵液()预处理,提取,精制。24.菌种扩大培养的目的是为每次发酵罐的投料提供()数量相当的()代谢旺盛的种子。25.在微生物研究和生长实践中,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最基本要求是()目的明确,()营养协调,物理化学条件适宜和()价廉易得。26.液体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调节()pH值。27.实验室常用的有机氮源有()牛肉膏,蛋白胨等,无机氮源有硫酸铵,硝酸钠,等。为节约成本,工厂中常用尿素、()液氨等作为氮源。.
6、专业.整理.下载可编辑1.乳酸菌进行同型乳酸发酵时通过EMP途径,产物为()乳酸,肠膜明串珠菌进行异型乳酸发酵时通过HMP途径,产物为乳酸、()乙醇和二氧化碳。2.操纵子是由()结构基因,()操纵基因和启动子组成。3.微生物发酵培养(过程)方法主要有()分批培养、()补料分批培养、连续培养、半连续培养四种。4.发酵过程控制的目的就是得到最大的()比生产率和()最大的得率。5.富集培养目的就是让()目的菌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变得可能。6.微生物的培养基根据生产用途主要分为()孢子培养基、()种子培养
7、基和发酵培养基。7.常用灭菌方法:()化学灭菌、射线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8.常用工业微生物可分为:()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四大类。9.发酵过程工艺控制的代谢参数中物理参数有温度、压力、()搅拌转速、()功率输入、流加数率和质量等10.环境无菌的检测方法有:()显微镜检查法、肉汤培养法、()平板培养法、发酵过程的异常观察法等11.染菌原因:发酵工艺流程中的各环节漏洞和发酵过程()管理不善两个方面。12.实验室中进行的发酵菌液体发酵方式主要有四种:()试管液体培养、()浅层液体培养
8、、()摇瓶培养、台式发酵罐13.发酵高产菌种选育方法包括()自然选育、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原生质体融合)。14.发酵产物整个分离提取路线可分为:()预处理、固液分离、()初步纯化、精细纯化和成品加工等五个主要过程。15.发酵过程主要分析项目如下:()pH、排气氧、排气CO2和呼吸熵、()糖含量、氨基氮和氨氮、磷含量、()菌浓度和()菌形态。16.微生物调节其代谢采用()酶活性、()酶合成量、()细胞膜的透性。17.工业微生物菌种可以来自()自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